一、潮剧在闽南之传入、流行、发展概况
    南宋,闽南一带民问演戏已是蔚然成风。《云霄厅志》“朱子守漳实迹记”载,绍熙元年(1190)朱熹来守漳州,“末至之始,阖郡吏民得手所素,悚然望之如神明,俗之淫荡于优戏者,在悉屏□奔遁”。据庆元三年(1197)陈淳《上传寺丞论淫戏书》所载,当时的戏剧活动已发展到“群不逞少年,遂结集浮浪无赖数十辈,共相倡率,号曰戏头……优人互凑诸乡保作淫戏……筑棚于居民丛萃之地,四通八达之郊,以广会观者……市廛近地,四门之外,亦争为之不顾忌”的炽热程度。
    伴随宋室南渡,南外宗正司移置泉州而流入闽南的早期南戏——温州杂剧,及其在长期流行中形成的用闽南语化官话演唱的正字戏,在闽南更是源长流远,直至七十年前还有云霄县中柱“老三胜”和陈岱“万利”二个正字戏职业班社。《广东省戏曲和曲艺》说,“正字戏……在闽南活动了多年,播下了种子,到了元末明初,才由闽南流入粤东”。曾受聘为潮州修志馆编纂的逍遥天,在《潮音戏的起源与沿革》一文中也认为,“正字戏乃接东山,诏安诸县而至。”
    温州杂剧、正字戏在闽南的长期流行中,与民间土戏广泛结合,产生了闽南语系的泉、潮两大地方声腔和其他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诸如云霄的“七角戏”。“七角戏”,考其名称,当与早期南戏七种角色行当有密切相关。在本世纪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前后,云霄犹有大坑的“可吉班”和马铺的“石鼓班”二个七角戏班社。
    在正字戏孕育、影响下而产生的潮音戏,据1956年梅兰芳、欧阳予倩从日本拍回的《荔镜记》的书照,说明在明嘉靖丙寅年(1566)以前业已形成。按清吴颖《潮州府志》载,当时的潮音戏是“声歌轻婉,闽广参半”“皆习南音而操土风”。因此,逍遥天《潮音戏的起源与沿革》认为“初期潮音戏的孕育环境,须包括福建南部在内,因此潮州的文化和闽南是同一范畴的东西”。可见从漳州以下的云霄、东山、诏安、平和至粤东潮州一带,同是潮剧的发源地。修于明嘉靖九年的《漳浦县志》(时云霄、东山皆属漳浦县)已有“中秋日各坊里祀土神,盖古秋报遗意。城市凡后土祠皆演传奇以娱神”。清乾隆十三年刊印的《官音汇解析义》对当时闽南的戏曲剧种,记载更为明确:“做正字唱官腔,做白字唱泉腔,做潮调唱潮腔……”。
    清末至本世纪之三十年代闽南潮剧戏曲活动曾一度呈现非常兴盛之态势,当时,仅云霄县就有30多个班社,诏安也有10多个,比较著名的有云霄之锦秀春、怡正兴、诏安之永乐香、东山之赛天香、平和之三正芳,南靖之一枝花等。四十年代,国民党政治日益腐败,日寇入侵,厦门、潮汕相继沦陷;抗战刚结束,内战又起。闽南一带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潮剧班社纷纷垮台,至1949年解放前夕,漳州地区仅存的潮剧班社不足10个。
解放后,潮剧获得了新生。漳属各县纷纷成立了戏曲改革筹备委员会,以原有的潮剧班社为基础,组建了云霄县潮剧团、诏安县潮剧团、东山县潮剧团、平和县潮剧团等县级专业剧团(诏安潮剧团曾一度更名为海燕潮剧团升格为地区级剧团),而全区城乡业余潮剧团则发展到近200个。
    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十年浩劫中,各县潮剧团被撤销,业余潮剧团被禁办,闽南潮剧濒临灭绝境地。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闽南潮剧又一次获得新生。1979年各县相继恢复县潮剧团建制。业余潮剧团大部份恢复。闽南潮剧进入了新的恢复发展时期。
    二、新时期之闽南潮剧发展情况
    新时期以来,尤其在八十年代后期九十年代初期,为福建潮剧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其标志主要是出现了一大批在福建省有较大影响之创作剧目,连续在本省乃至华东各种评奖上获高奖。代表性剧目有云霄潮剧团之《宝镜篇》、《围城记》,东山潮剧团之《婆母娘》、《白莲之恋》,诏安潮剧团之《节义锁》等。其中,《围城记》一剧曾获福建省第十八届戏剧会演剧本一等奖和优秀演出奖,华东“田汉戏剧奖”剧本二等奖。另外,也出现了一批在福建省内戏剧界比较有影响的优秀潮剧演员,如云霄县潮剧团的陈裕、陈葆玲,东山县潮剧团的曾友禄等,他们都曾经获过福建省中青年演员比赛金牌奖。同时,福建潮剧团也纷纷走出国门到东南亚各国演出,东山县潮剧团,云霄县潮剧团、平和县潮剧团先后到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演出,受到当地观众好评。
    但在九十年代后期福建潮剧也出现了“滑坡”现象。主要表现在潮剧活动空间萎缩和剧目质量下降、人才后继乏人等方百。以前,福建潮剧流行区遍布闽南。不独漳州之诏安、云霄、平和、东山、漳浦、南靖盛演不衰,连泉州、厦门戏院也常有潮剧上演,可是到了目前,南靖、漳浦已成了芗剧流行地区,泉州、厦门再也听不到潮剧之音了。
    八十年代福建潮剧在本省专业剧团会演中曾经异军突起,让福建戏剧界刮目相看但后劲不足,从九十年代起就再也没有一台潮剧在省城亮过相,再也没有出过金牌演员了。而今福建潮剧已经从城市舞台流落到农村草台,靠演社戏维持其生存了。
    三、潮剧在闽南之流传发展原因初探
    潮剧本是广东的主要剧种,为何能够在闽南地区长期流传,这其中自有深刻的历史、地缘、语言、民俗等方面的原因。历史上,曾有多次中原地区移民进入闽南潮州一带。如晋未之“衣冠南迁”,移居义安之地(即今潮汕、闽南一带)。唐总章年间,陈政提军南下,大批北方军民南下漳州,明代,浙江一带渔户为避倭乱也曾大量涌入闽南、粤东。所以,闽南粤东族姓有着共同祖籍,存在共同文化积淀。
    从地缘因素看,潭潮两地在历史上曾同属一行政区域。古属扬州,后属揭阳,也曾长期同隶广东岭南道。从语言因素看,潭潮同属闽南语系,语音相近,声调相同,(都有十五音,并保留入声)。
    从民俗方面看,两地都有演戏酬神风俗,而且,在民间长期流行“潮州歌册”说唱。加上两地文化交流十分密切,广东潮剧团曾长期在闽南演出,闽南潮剧至今乃以粤东为主要活动地区。由此可见,潮剧之所以能在闽南生极发芽并茁壮生长,是有其必然性的。
    四、关于闽南潮剧发展趋势之思考
    闽南潮剧自元末明初萌芽,发展至今,已具完整体系与一定规模。不独有四个县办专业潮剧团,(东山、云霄、诏安、平和潮剧团),一个省艺校潮剧班(班址在诏安),还有一百多个民间职业潮剧团活跃于闽南粤东广大城乡舞台。但是,目前发展趋势并不能让人乐观。主要表现在剧团草台化,演出质量下降,从艺人员人才大量流失,流行区域不断萎缩诸方面。
    其原因是复杂的。主要有下列几点:一是社会进入转型时期,多元化文艺的冲击(如电视、新潮歌舞等);二是社会风尚及审美习惯的问题。“文革”中,将潮剧列为封建糟粕进行批判,禁演潮剧,使一代观众出现断层现象;开放改革后,又有一部份观众因缺乏传统戏曲欣赏习惯而将戏曲当为落后文化而拒之门外。三是剧种之传统继承与革新问题。在继承传统方面缺乏坚韧精神,有许多剧种“绝活”失传,在革新方面步子迈得不快,跟不上时代的节奏,削弱了剧种活力与竞争力。
    五、结语
    由于特殊的历史与地理人文因素,作为潮文化重要组成部份的潮剧产生与流传于闽南粤东一带。闽南潮剧与粤东潮剧同源同调,也应属于潮文化的范畴。闽南潮剧运行轨道是一条由俗到雅,由雅到俗,由农村到城市,由城市到农村的曲折路线。
    这有其外部的作用力与本身的内驱力。为更好弘扬潮文化,很有必要对闽南潮剧的发展规律进行深入研究,以利振兴潮剧,为传递与保留地方传统文化做出有益的贡献。

        (本文作者为福建省漳州市戏剧研究所一级编剧)

你是本文的第3001位读者
来 源: http://www.czpp.com
作 者: 方朝晖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