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民俗,父母称儿子为“阿奴”,这是一种昵称,听起来非常亲切。称儿子为“阿奴”的习俗,是中原古风的遗存。

  两晋时,陶侃的儿子陶范小名叫“胡奴”。王导称其儿子王邵、王荟为“大奴”和“小奴”。富豪石崇的小名叫“齐奴”。

  晋相谢安之弟谢石在淝水之战时是大都督,其小名“石奴”。孙腾小名叫“僧奴”。刘长真、周谟、周嵩等人,小名都叫“阿奴”。

  有美男子之称的潘岳小名叫“檀奴”,故后世诗文常以“檀奴”、“檀郎”指代美男子。

  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叫“寄奴”,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说的就是刘裕。

  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是北周大将杨忠,其小名叫做“奴奴”。

  唐代诗人李白称其子伯禽为“明月奴”。白居易之弟白幼美小名叫“金刚奴”。唐相李林甫小名叫“哥奴”。

  两晋、南北朝、隋、唐时代,中原男子小名叫“某奴”是一种时尚。

  潮州人大部分是从中原迁徙而来的,大规模的迁徙,自两晋开始,后来唐、宋又有大批移民陆续南迁辗转入潮。潮州先民的迁徙的主要形式是举室南迁,也就是整个家族集体迁徙。迁徙的主要路线是从中原至江南,再入闽,后再下粤东。

  许多志书对这种“举室南迁”有相关的记载,如《闽中记》:“永嘉之乱,中原士族,林、黄、陈、郑、罗先入闽。”潮汕地区许多乡村都是同一姓氏的乡村,许多祠堂都是同一姓氏的祠堂,标明“陈氏宗祠”、“谢氏宗祠”、“颍川旧居”、“太原旧居”等,众多族谱的记载,都表明潮州先民的迁徙主要形式是整个家族举室南迁。

  所以,今天的潮州话还保留着许多古汉语的待征,称儿子为“阿奴”就属于这种情况。

你是本文的第1377位读者
来 源: 《潮州日报》2010-05-26
作 者: 王次阳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