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南宋到明初,大量迁徙到粤东嘉应州的客家人,经过二百左右年的开垦种植繁衍生息,虽然田地由宋元时期的67744亩。增加到明万历九年(1581)的422324亩,但人口增长更快,山多田少,收获所得难以满足需要,于是,自明代中期起,他们逐渐向粤东南、粤中、粤北迁移,,其中一部分人到达饶平的元歌都(现在的上饶区)和原揭阳县蓝田都的(现在的丰顺、汤坑片)。丰顺《陈氏族谱》载:“陈氏世居中原。……西晋末年,迁福建宁化石壁村,后迁至江西吉安府太和县。元文宗天历二年 (1329年),先祖任循州儒学公堂,定居兴宁。八十八世祖为彰、为忠,分别迁丰顺罗屋寨莲塘和汤坑石湖创业。” 明代和清初,粤东地区农民起义不断,加上客家人居住的丰顺地区山多田少,许多农民被迫沿大北山凤凰山南麓及大埔县南下定居。例如:明朝正宗十三年(1448),福建农民邓茂七领导佃农拒绝地主勒索,聚众数万人起义,攻破二十余县;同年,在福建采矿的农民叶留宗聚众数万人,与邓茂七起义军相呼应,进攻福建上杭、江西石城和广东揭阳;明嘉靖三十九年 (1560年),饶平乌石村人张琏,为农民起义军首领,在柏嵩关之东侧建造宫殿、大寨、称“飞龙人主”,在大殿周围环列小寨数百座,聚众十万,出击福建、广东、江西和浙江四省;明嘉靖末年,抗倭军在闽粤浙等地屡败倭寇,历时廿年,大小战八十余次,杀倭数万人。在以上这个时期,许多在梅州和丰顺、大埔受推残的客家人相继来揭和饶平北部及凤凰山区定居,也有极少数是在潮揭任官后在此定居的。据揭东县六个镇有明确记载的44个客家村寨统计,来自丰顺的44个村,梅县的2个村,大埔县的3个村,五华县的1个村,兴宁县的1个村,海丰的1个村,福建上杭县的1个村。 揭东县玉湖北坑村刘氏的族谱,比较明确地记载着历代迁徙的路线,颇具代表性,特摘录于下: 74世,刘邦,起义灭秦,为汉高祖。 121世,因黄巢起义,从浙江金华携子避居福建宁化县石壁洞。 135世,由石壁洞迁宁化县城,官授潮都统制。 137世,囚I让乱迁福建上杭苦竹坑,再避居广东海阳丰政都叶华乡(今属丰顺县)。 138世,因世乱避居饶平县元歌都(今饶平上饶地区)新安寨。 143世,移居饶平今饶洋镇石井杨桃坑。 150世,从杨桃坑移至丰顺汤坑谋生。 153世,迁至揭东玉湖北坑村,在此已传十四代。 迁来现潮汕各县(市)的客家人,大多是在明中叶以后至清初。 如原揭阳县的客家人创寨时间,70%以上是在明中叶至清初。而“福佬人”在原揭阳县创寨的时间,75%以上是在宋代及明初、明中。曲溪镇寨内村祖先于南宋时从福建漳州来此创寨;地处榕江口的地都镇乌美村祖先于宋徽宗宣和二年 (1120)从福建莆田石狮巷迁此,这些从福建平原地区南来又先到的“福佬人”,当然定居于平原及沿韩江、练江、榕江岸边,而从山区南来且又慢到的客家人,只能在“豺伤虎乱的莽原地带”(揭西邓氏族谱语)搭起茅寮与原先在此的居民杂处而居。 客家人来到潮汕地区以前,这里居住着许多畲族人,而且分布相当广泛,现在仍以“畲”或“輋”为村名的,遍及各县(市),如揭西县有輋王、下輋、茅輋、河南輋、后輋、南輋、禾岗輋、河輋水、梅树輋等。原陆丰县现属揭西的上砂,五云镇的有汤輋、黄泥輋、镰輋尾、小輋、大輋、马輋岭、大輋、罗輋、輋坑。在丰顺县的有上后畲,下后畲、畲营、黄牛畲、排畲、粉畲、下粉畲、畲坑。在饶平县的有新畲、头畲、挑仔畲、畲塘等;现在饶洋镇的蓝层村是畲族村,71户,305人;潮安县文祠镇李二坑村611人,是畲村。輋族人依山而处,刀耕火种,出门常挟带弩矢,以射猎为主。矢涂毒药,被射中野兽,没有不立即死亡的。因为这样的生产方式,所以住地常迁徙,人死后火葬了之。 客家人来到潮汕之前,这里有许多多姓汉人杂居的村,如揭西南山镇南山村,在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邓氏来此居住时,已有18姓聚居;揭东县龙尾镇石坑村,在明末清初有18姓聚居;揭西县灰寨镇的下輋村,面积不足三十亩地,在明末时却居住着20姓人家(觉、吴、尤、董、梁、刘、黄、江、钟、邱、萧、姚、彭、李、柯、陈、林、曾、高、谢)。 以上所记輋民的分布和村落为多姓聚居的情况,对半山客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来潮定居的客家人,在梅州时有与畲民和平共处的历史,又因畲民轻易迁徙,加上汉人带来的是较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及较高的文化技术,所以未发现畲汉纷争的历史记载,而且到了明中叶之后,便很少有畲族历史的记载了。清乾隆《揭阳县志·风俗志》只载:“旧志云:輋户男女权髻跣足,刀耕火种。蓝霖山谷有此一种。”说明畲汉已经基本融合了。在融合的过程中,潮汕客家人(半山客)也融进一些畲族的语言、习俗,形成与梅州客家话有些差别的半山客方言,其差异情况,详见“半山客方言”部分。 客家人来到潮汕之前的半山区,较普遍存在一村多姓的情况,据历史资料综合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二:一部分是先代军队或起义农民,因战败或残疾滞留下来,如揭西县五经富镇营盘寨,据传宋末宋军南下时,在此安营扎寨,故名。现在还居住着曾、何、高、朱、温、刘六姓。多姓杂居的另一原因,是古代屯田制的结果、,清乾隆《揭阳县志》载,在此之前,揭阳的屯田共五处,有四处在霖田都的半山区。各个屯都是杂姓耕作,如客洞屯10户8个姓,耕作906亩地;朱坑车头屯,15户12姓,耕作1612亩;石口屯9户7姓,耕作1140亩;六境屯13户l1姓,耕作1637.7亩、在惠来县,有梅林屯,双派屯,情况也差不多。屯田为多姓所耕,造成多姓聚居的情况,在原海阳县潘田屯更为突出。皆屯280户共28姓,每户所耕多者31.9亩,最少者0.29亩。多姓聚居,其中必有强者,他们改进耕作技术,改种经济作物甘蔗、甘薯等,加上手工业,采矿业的兴起,促进商业的发展,形成资本主义的萌芽,因而一些人成为富户,许多小姓迁移或投靠富户,农村逐步形成一姓为主的村寨。 商贸的发展,促进资本主义的萌芽,潮客之间交往因而日益增加,市集逐渐在牛山区多处建立,大大促进半山区人和“福佬人”的交往。加速客家人和福佬人互相融合。如康熙二十八年 (1689)至乾隆二十六年(1761)的七十二年间便在揭阳县客区建了河安市、田步市以及潮客都前往交易的棉湖圩、白虎庙圩;从乾隆二十六年至乾隆四十四年的十八年间又在客区建立起马路圩,以及潮客都往赶集的大头岭圩、玉塔圩、产湖圩(玉湖圩)、元埔圩,,到了清光绪十四年(1888)又增加埔田圩、车田圩、庵后圩、龙潭圩、南山圩、灰寨圩、中和圩,以及福佬人与客家人接壤的宝联圩、古沟圩、和顺圩等。新中国成立之初,潮客之间的交往更大大增加。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