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话称富而不舍或过分节俭为“咸涩”。在广州话和客家话中,意思相近的用词是“孤寒”。特别是在广州话中,“咸涩”(咸湿)是另一种意思……

    潮汕话(包括海陆丰话),属闽南语系。过去被称为“福佬话”,或称“河洛话”,现在统称潮汕话。之所以叫“福佬话”,是因为人们认为广东
东部(还有雷州半岛和海南岛)讲这种方言的人是从福建移民来的;又叫“河洛话”,是因为讲这种方言的人的祖先,古代因战乱等原因由中原河南洛水先迁移到福建,再到广东东部定居。

    现在的潮汕话尤其是海陆丰话,保留了不少中原古音。考据起来颇有趣味,笔者愿与读者朋友分享。

    簋潮汕地区称盆之类的容器叫“锅”、“盆”,但海丰人称为“轨”。这是一个典型的古汉语语音词,原字是“簋”。据《辞源》所记:“古代祭祀燕享,以盛黍稷之器,以木为之,其形圆;又有以竹为之,仪礼所谓竹簋方,盛枣粟之属者也。又有以铜为之者,其形或方或圆,古称肴馔之器。”

    脚仓潮汕话叫屁股为“脚仓”,普通话和其他方言都没有这种叫法。我认为“脚仓”是从古汉语的“尻臀”转音而来。“尻臀”的读音为kāotún,有如潮汕话的“敲吞”二字,与“脚仓”相似,与闽南话更相近。“尻臀”是古汉语,识字的和不识字的念来转去,慢慢变成了“脚仓”的读音。

   “臀”字指屁股很常见,“尻”字相对比较生僻。据《辞源》注解,“质骨尽处也”。又据《现代汉语词典》所注,“古书上指尻股”。如《名山记》中有“昂首尻坐,似伏狮状,是为狮子峰”之句,“尻坐”即用屁股坐着的意思。

    肚妖北方方言和粤方言、客家方言,将腹中饥饿称为“肚饥”或“肚饿”。潮汕方言区如海陆丰人把“肚饥”叫做“肚妖”,这个“妖”由古汉语的“枵”变音而来。

    “枵”,据《辞源》注:“希妖切,音嚣,木、根多空窍为枵。”也就是说,木头和根部空虚叫做“枵”。腹中空虚即饥饿,因此叫做“腹枵”、“肚枵”。

    徐灏《说文解字》注,亦谓枵为空虚之义。如成语“枵腹从公”,便是指饿着肚子办公家之事。

    咸涩潮汕话称富而不舍或过分节俭为“咸涩”。在广州话和客家话中,意思相近的用词是“孤寒”。特别是在广州话中,“咸涩”(咸湿)是另一种意思,是指语言或行为下流,比如“咸涩佬”的意思差不多就是指“流氓”。

    潮汕话的“咸涩”,是从中原古音中的“悭啬”变化而来,跟现代普通话也相近。潮州话“咸”的发音与“悭”相似,只是声调不同;“涩”音也与“啬”相近。

    泽贱潮汕话称不爱惜东西为“泽贱”,如“泽贱五谷”。考据起来,是由“贼贱”而来。“贼”念“泽”,是中原古音,在海陆丰话中称为“正音”,也叫“孔子正”,即过去古书念的音。《孟子》中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这里的“贼”过去就读作“泽”。“贼”作动词用,是摧残、伤害的意思。又如“贼乎人之子”,即害人子弟。

    潮汕话中的“泽贱”源于“贼贱”,比现代词语“浪费”一词更加深刻。

你是本文的第2708位读者
来 源: 金羊网 2008-03-24
作 者: 李绪本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