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英歌的起源、形成、风格、特征,是与自秦汉、两宋、明清时期以来中原人民因战乱、饥荒等原因从中原、闽南迁徙来潮汕后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历史背景分不开的,这些南迁的达官、将相、商贾、文人、学士、军民等将中原思想、文化、宗教信仰、风俗、志趣和耕作先进技术以及礼仪、交往、习惯等形成的文化传统,带到了潮汕地区.从而对潮汕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潮州府志》载:”泊宋明末造.流播南大,负隅凭险.尤以此为要冲。”说明宋、明两朝溃败覆灭前.均先后逃到潮州作最后抗争。宋代的文天祥,率兵抗元,曾到潮阳,其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与刚强不屈的民族性格,对潮汕人民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抗元复宋、反清复明叛逆思想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并且为”英歌舞”的内容弓形式赋予了鲜明的汉民族反抗异族统治的思想观念,表达了潮汕人民歌颂英雄豪杰的深邃含义和质朴的思想感情。

    另据《岭南杂记》载:”潮州灯节.鱼龙之戏,又每夕各场市扮唱秧歌.与京师无异。”它概括地记述了潮州灯节与中原民俗节日的渊源关系,据考查,”英歌舞”表现的内容与形式.与山东的”柳林花鼓”、”鼓子秧歌”、”胶州秧歌”、”北京高跷”等有相似之处,均是以歌颂梁山英雄为内容.以手执双棒或手鼓而舞为其表现形式①。而”英歌舞”的向栅与后棚表演程式,与北方”秧歌”、”花鼓”的大场和小场相差无几,只是叫法不同罢”了,都是前者以群舞跑场变化队形构图为主.后者以说唱与小戏表演(逗乐)为主。从”英歌舞”的队形构图看.如它的蜈蚣弄须、金龙穿水、田螺阁、八字双金钱、削四门等,与北方”秧歌”、”花鼓”的队形构图的二龙吐珠、之字穿梭、卷菜心、横∞形、四面斗等的移动线与构图基本上是一样的。又如”英歌舞”的胸前击棒、旋舞棒花 、腿下夹击、下蹲击棒等的基本动作.与北方的”秧歌”?quot; 花鼓”的胸花、悠花、腿花、地花等的主要动作也基本上大间小异的,另外.惠来县竹湖村英歌舞表演的后棚“高跷狮”与刀”枪、剑、敬和”穿火圈°、”打布马”等武术表演,据当地艺人说.这些武艺是明末清初从安徽流落竹湖村的的民间艺人(瞎眼师父)传授的,至今在该村祠堂还供奉着这位师父的神位,以铭记和崇敬他的功德。从上述材料充分说明,“英歌舞”明显地承传了中原舞蹈文化扮水浒梁山英雌、酬神祭祀与民间“社火”巡游表演的民俗遗风。显而易见,在中原文化与潮汕文化于交融过程中所形成的新质文化中,既承传了中原舞蹈文化的基因又在流传中吸收、溶合了南拳武术新语汇。由此说明,英歌舞是在长期稳定的流传中求变异而创造与发展的潮汕舞蹈文化,同时又在新的变异中承继和保持中原舞蹈文化的传统特色。

     再从”英歌舞”的脸谱造型看,如:英歌舞头槌舞者的脸谱,有画葫卢、八卦太极图和仙桃等图案的,而领舞的时迁脸上面蛇,并手执”金蛇(通具)表演,②据考证.“槃瓠也就是葫芦,我国很多民族的早期都曾有过葫卢崇拜的历史,相信葫芦是其人民来源的母体。在海南黎族的传说中,黎族等都是从葫芦里出来的两兄妹的后裔,闽粤一带的畲族兄弟多奉僳瓤作祖先。据闻-多先生考证,伏羲、女蜗也都是葫芦,也就是槃瓠--葫芦的人格化。”③在山东武梁祠汉画像石上,伏羲、女娲像则是两个人身蛇尾相交的形象。④近代学者认为,福佬人崇蛇。“闽”本身就是门内祀蛇的民族。⑤”汉族的龙就是图腾崇拜的遗存,龙是一种以蛇为主干再综合其他动物肢体特征而形成的虚幻生物。”⑥”古书称闽为蛇种,槃瓠为犬科.诸此类说.皆以宗法之意,推言图腾.而蛮夷之俗.实亦有笃信图腾为其祖先者。”⑦所谓图腾.即有宗属和标记的含意,具有氏族徽号和保护神的象征意义,显然.葫芦、蛇等脸谱造型鲜明地反映了南方古越族葫芦与蛇图腾崇拜的本源特征。另外.据考查:伏羲氏制的八封太极图,是以黑白夹尾相抱的两条鱼来象征”万物负阴而抱阳”,由此而蕴涵”生成天地,化育万物”的哲理。古人以鱼为图腾标志,是因为他们发现一切生物都是阴阳结合,两性结合,才使生命繁衍不息的。而鱼类更是繁殖最强的物种。因此产生了后世的阴阳观。而八卦太极图则是原始生殖崇拜图腾文化现象的反映。⑧显然,英歌舞脸谱上的八封太极图造型,鲜明地反映了中原远古图腾文化徽号与标记遗存的现象。

     总而言之.从”英歌舞”的内容、形式与脸谱造型特征右,潮汕英歌不仅承传着中原先古人民图腾文化的标记与丰富的历史内容和传说,而且具有记录历史、教育后代数典不要忘记祖宗和族源根本的含意,对维系和增进潮汕人民和中原人民血肉相连的民族感情与历史的自豪感,以及在承传中发展潮汕舞蹈文化.均有着重要地意义。同时.也为研究潮汕舞蹈文化与中原舞蹈文化深厚的渊源关系,提供了宝贵?quot;活化石°资料。

潮阳西歧英歌舞的新特征:

一、继古创新的开放性。
     潮阳西岐英歌舞在继承传统英歌舞的基础上.融汇与吸收了戏曲招式和南拳武术中的弓步、骑马蹲裆步、大战马、三脚马等脚位步法以及通天滚手、玉人照镜、鹞子翻身.魁星踢斗打打法.并重新设了单、双、三、四人和多人打法、创编了上八套下大众的复式套路。构建了麦穗花、金龙脱壳、梅花坐莲、田螺圈、八字双金钱、蜈蚣弄须、削四门等新颖别致的图形花式.并能一气呵成地打出20多套组合来.由此看出,中原文化与潮汕本土文化相交融而形成了新质文化的新特征。又如西歧英歌舞的风格艺诀:挥槌齐眉、眼随槌动、纵胸直背、高低有中、棒花转动、脚勿虚空、斜肩过头、快捷勇猛,跳如虎跃、转似旋龙、队形妙变、气势恢宏 。我们将此艺诀与中国戏曲舞蹈谚语”动如虎、形如龙、臂如弓、腰如松”⑨对照,可以看出英歌舞完全符合戏曲舞蹈英武、豪壮、挺拔、刚毅的美学原则。 显然,西歧英歌舞不仅突破了传统英歌的模式,而且极大地丰富与增强了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构建了新的风格特征。

二、强劲敏捷的时代性。
     潮阳西岐英歌舞以强劲、敏捷、英武、勇猛为特征。以领舞指挥与群舞击棒相结合的表现形式,用特定规范的程式和整齐统一的舞蹈动作,展示了一种流畅的力动美与群体造型的雕塑美,表现了潮阳人民的坚毅刚强的性格和英武雄壮的精神风范。如时迁领舞与群舞相映配合的舞姿:矫如海燕击人空,挥如闪电气势雄,腾空盘脚发指令,妙在飞落坐莲中,群雄腾跃多变幻,运筹帷幄蕴心胸。加上群舞击、劈、刺、挡、扫、插、盖、跳的律动组合,那鲜明的节奏、矫健的神韵、曲圆的身段.动静相宜的造型、刚柔相济的气质,对比匀称的构局,起承转合的连接和变化等艺术特色.既概括地反映了气势磅礴和慷慨轩昂的中原舞蹈文化的基因,又凝炼地展示了南拳阳刚之美的艺术魅力。不但象征了潮汕人民奋发图强、勇于拼搏的时代精神,而且打开了传统舞路的精神特质与现代意识沟通的渠道。使整个舞蹈富有强劲、敏捷的时代美感。

三.吉祥如意的象征性。
     英歌舞长期以来依附于传统的民俗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庆丰收以及各种神诞与祭祀活动,既是一种驱邪扶正的宗教信仰.也是一种寄寓美好愿望与交际的精神活动。在农村至今仍保存着这样的习俗:邀请英歌舞队到家中.登堂入室跳遍各个角落.以驱除恶疫病疠,祈求神灵保佑全家平安,实现人寿年丰的良好愿望,并通过英歌舞集会之机,交流人际感情.以维系族属村民的良好关系。英欺舞发展到今天.活动十分活跃:不仅逢年过节,而且当工地奠基、工程落成剪彩、大桥通车以及各种庆典.均要邀请英歌队去表演助兴,以营造欢乐吉祥的气氛。为此.英歌舞在民间各种社会活动中得以繁荣与发展,使精神信仰和民俗传统得到继承、发展和创新,并成为新兴风俗的吉祥如意的象征。

四.强身健体的尚武性。
      强身健体的尚武精神是潮汕人民的优良传统,把习武练拳作为锻练身体与防身自卫的需要,过去.在反动统治阶级高压政策的统治下.常借舞英歌为名练武习拳,在反抗官府和异族的统治中.成为汉民族的精神凝聚动力与精神寄托的支柱.起到过聚集而练,防卫保家的作用, 今天,潮阳西歧英歌与南拳武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强身健体和自娱自乐融为一体.形成了新质的舞蹈模式。所以深受广大农村青年的喜爱。并以善跳英歌舞为荣.今天,英歌舞队员已成为农村青年精英的象征。为此,青年们个个勤学苦练争当英歌舞队员。而姑娘们则往往从英歌舞队员中物色自己的意中人,若选到称心如意的郎君,她们会感到有如获得劳动生产力与家庭安全的保障。另外.英歌舞是由民间艺人、长?quot;口授身传”以带徒弟的方式传代和普及,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思想观念的更新,英歌舞得以在稳定的承传中求变异,在新的变异中求发展,这不仅使英歌舞强身健体的精神得以发扬光大.而且成为传统优秀民间舞蹈继古创新、稳定承传、延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与有效途径。

〖注释〗
①见《中国舞蹈词典》“柳林花鼓”、”北京高跷”、”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条目(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编印.1994年7月出版)。
②见《英歌舞脸谱初探》江泰茂撰(《英歌舞研究》.广东舞校、普宁文化局编印)。
③见《中国舞蹈史》(“先秦部分”第一章第四节“盘古、伏羲和女娲的舞蹈”)孙景琛著。
④见《伏羲考》闻一多著。
⑤见(论潮州民俗中的傩形态及其改造》隗芾撰。
⑥见(中国舞蹈史》(”先秦部分”第一章第三节”图腾舞蹈”)孙景琛著。
⑦见《社会通诠》严复译著(商务印书馆出版,1981年版)。
⑧见《鱼文化是原始生殖崇拜的文化》(”美术研究”《中国民间美术特征略说》)曹振峰撰.1987年第4期)
⑨见《戏曲舞蹈形体动作美的一般规律》苏祖谦撰(《舞蹈论文选》中国舞蹈家协会江苏、上海、湖北分会编
印)。

你是本文的第1998位读者
来 源: 互联网
作 者: 朱松瑛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