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芳含香 鲜活灵动——潮彩灯笼瓷瓶《春暖花开》等作品欣赏 文化习俗 图1张

    叶竹青年逾八十,是我国陶瓷美术界、陶瓷教育界的一位前辈名师,大名鼎鼎,负盛名久矣。翻开《叶竹青陶瓷画集》,阅读通花瓶、瓷雕花篮、粉彩瓷板画、瓷挂盘、釉下斗彩花瓶、堆金挂盘、堆金瓷板画、釉下彩瓶、纹片釉茶具、釉下堆色土装饰茶具、色釉花瓶、色釉窑变花瓶、中国画等等,让我饱尝了一回艺术的盛宴。无论他是在瓷器上描绘,还是在宣纸上挥毫,都既有令人陶醉的大自然景象,也有艺术的芬芳,这是他50多个春秋对艺术追求的真实记录,令我为之击节赞叹。自1959年至2011年叶竹青就有14件作品被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收藏,2010年9月29日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等部门还联合举办了“叶竹青陶瓷艺术作品展”,全面展示了叶老的创作成果和艺术成就。
    唐代诗人刘禹锡作《赏牡丹》曰:“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诗人在字句中绘牡丹美景、抒赞美之情,把无限的想象和美感留给读者去丰富、去延伸。今赏读的是叶竹青于2006年和2009年被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收藏的作品,有灯笼瓶《春暖花开》、配雕花红木框的瓷板画《百花丛中最鲜艳》,都是以冠绝群芳的牡丹花作为表现主体,用工笔画技法进行彩绘,其中再点缀堆金工艺,在雍容华贵中有饶然丰富的意韵,小鸟、蝴蝶起舞中显活色生香的明媚春光。灯笼瓶因仿自灯笼的造型而得名,它寄托人心向往和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还预示着吉祥如意的兆头。这《春暖花开》灯笼瓶高49.7厘米、瓶口直径25厘米,采用通景式构图法,八朵大花分为两组,加上四朵含苞待放的花蕾,花分红、粉、桔红、白,傲立枝头吐芳含香,最精彩部分放在引人注目的位置,有主有从,有浓有淡,或露或藏,参差错落,相互呼应,聚散疏密安排得当,密而不迫塞,疏而不空泛,富有节奏感;老干新枝,花叶扶疏,错落有致,叶分深浅,层次分明,正如古人所说:“密叶必间疏枝”。在牡丹花的背后衬以美得素静的白色玉兰花,枝干挺拔刚劲,花朵集中,花蕾相伴,花瓣正侧向背、内包外翻,生动自然。两只秀丽的小鸟于枝间栖息,喃喃低语,鸟的动与花的静交融,鸟俊花茂,趣味横生,布满春意盎然的韵致,为我们带来原汁原味的生活情趣。且看这帧立幅瓷板画《百花丛中最鲜艳》,外配上红木雕花框,其中瓷板宽43厘米、高78.5厘米,三朵大花一花蕾,艳丽多姿的牡丹,与情浓意醉翩翩飞舞的蝴蝶并存,形成强烈的对比,花之暗香、蝶之灵动,枝叶摇动,层次感强烈,意趣妙成。这两件作品注重意境的发掘和神韵的渲染,在突显主体,画面丰富之中,巧妙地留白“透气”,白中有画,意在画外,有令人遐思之妙,足堪称佳构。
    叶老在洁白光滑的釉面瓷板及瓷瓶上运用工笔画技法描绘,将新彩与堆金等技法融为一体,使画面更加丰富。牡丹花用没骨法,不用勾墨线,按底稿形象直接进行宝石红、西洋赤、西洋红、橙红等瓷色料洗染,晕染深浅,使之鲜艳夺目,富有立体感;牡丹花叶和枝干、玉兰花及枝干等用刚柔、粗细、长短等匀整流畅的线条勾勒,笔笔皆精描细画,代赭点缀,玉兰衬白粉,浓淡墨色渲染,使其深浅适宜;叶子在底稿上分别用墨洗染大绿、墨蓝洗染二绿,再加上西洋红,显其明暗、深浅的变化。再运用潮彩独有的堆金装饰工艺,在叶筋上“描”凸起线条,在第一次入窑烧烤之后,又在上面描上瓷用金水,再次入窑烧烤,画面上显得金色辉煌,营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极具艺术感染力。据了解此两件作品被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收藏后,叶老已再没有描绘过同样构图的作品,可谓孤品也。60多年来,叶竹青从一名技艺精湛的彩瓷艺人(1962年时刚27岁就被评为汕头地区六大艺人之一),到桃李满天下的校长(1989年同时担任广东省陶瓷学校校长、广东省枫溪陶瓷研究所所长),一生都献给了潮州陶瓷事业。闻悉年逾八旬的叶老退休在家,为了给后代留下更多潮彩精品,今又再次拾起画笔彩绘陶瓷,使我赞佩不已,真是壮年俯首育桃李,老来提笔绘新章。

你是本文的第9329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5、4、26
作 者: 曾广锡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