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唐太宗李世民为秦王时建“文学馆”,收聘贤才,以杜如晦、房玄龄、陆德明等十八人,分为三番,每日六人值宿,讨论文献,商略古今,号为十八学士。这十八学士为后来李世民登龙位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为唐代文化的兴盛发达作出了重大贡献,后世多以此为画题。金漆画小围屏《十八学士图》是汕头市工艺美术大师萧焕明的新作,在2014年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此作品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的金奖。 整件围屏由六扇构成,总长107厘米、高89厘米,上面装饰髹漆贴金木雕卷草纹,在屏下两侧再配上雕花贴金脚座,使之整体庄重稳固。这围屏没有木条隔肚,而是采用整体平面、分肚描绘的做法,充分展现传统大漆推光和金银晕化、勾勒线条的技艺水平。围屏以杉木为胎骨和板面,取其木性稳定,不易开裂变形的特点,经过漆灰补缝,上麻布,上粗、中、细和石膏漆灰,髹黑光和退光漆等若干道工序,反复阴干和水磨,遵古法制,最后才用手工推光使之黑色发亮,光滑如镜。仅此就耗用不少大漆及其它辅料,所以既费工又费料。在整体布局上根据金漆画的构图要求,经反复构思,在屏上方分别留出长13厘米、高8厘米的6小肚,下方长15厘米、高20厘米的6小肚作为衬托,尤其下方采用竖的形式,有利于观者站于地面、视线集中欣赏主画面;在主画面和上方小肚的四周又再装饰上2.5厘米宽的“金钱纹”、“缠枝花纹”,使四周显得不单调,而有所变化,整体画面也更为丰满,赋予围屏以新的美学内涵。 &bsp; 在围屏所有表现物象的设计上,作者并没有先绘制图样,而是充分施展自己之长,先打好腹稿,然后用描笔蘸白粉在黑漆板上直接画出建筑物、人物及其他物象的轮廓线,经多次修改,最后定稿。主画面长96厘米、高44厘米,巧妙地利用飞檐翘角的亭台楼阁的前后、左右掩映,围墙、栏杆的直、横、斜、曲等线条,以及树木、奇石、屏风的点缀来拓展空间,增强透视感,变化多端,避免了呆板和单调,显其场景的宽阔。32个人物形象分为四组,每一组都有完整的表现场景和生动情节,这既可独立成章,又互相呼应,构成了和谐统一的整体。每一组人物有老有小,有男有女,形态不一,互为呼应,动静各异,形神兼俱,人物形态与周围景物融为一体,疏密有致,密中不塞,疏而不空,画外有画,引人遐思联想。但见庭院之中亭台楼榭,雕梁画栋,怪石嶙峋,垂柳轻扬,绿竹婆娑,芭蕉掩映,古朴生香。桌椅栏杆、屏风窗台、瓦当滴水等写实逼真,颇有界画之风。十八位学士分为四组或在观看弈棋、或在品评画卷、或在泼墨挥毫、或在吟诗作赋,僮仆有的煮水冲茶、有的端茶送水、有的执扇携琴、有的挂画捧书,所有人物形象姿态各异,特征鲜明,景物的搭配组合恰到好处,既给画面增添了几分灵秀,又使表现的物景转换,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生动再现了文学馆里十八学士不同的神情风度,与过着神仙般生活的画面。在主画面的上方分别彩绘鹦鹉、金鱼、螳螂、蜻蜓、鲤鱼、麻雀,再衬以奇花异草等;下方六竖肚描画的是博古纹,寓吉祥如意,幸福美满之意,巧妙地将传统民间吉祥图案融入其中,使整件屏风的古趣盎然,赏心悦目。 这件围屏除了底板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外,也呈现了晕化、勾勒工艺的高超。大师用笔蘸熟漆勾画线条,对人物形象整体进行勾勒,对山石等块面用平涂上一层薄漆;在已阴干的位置用棉球或毛笔蘸之轻轻描扫在已经勾勒好的图纹线或点块面上,或蘸红金、青金进行晕化,或单独晕化,或“红金粉”、“青金粉”同时晕化。同时注意人物、景物的虚与实处理,使之产生不同的亮度,像素描的阴暗变化,富于立体感;又像中国画工笔重彩中的渲染手法,产生出特殊的艺术效果。在运用晕化手法之后,还使用金漆画独有的“铁线描”技法,用笔尖小而硬的铁笔将漆膜刻透至黑漆板上,勾勒出一道道纤细流畅的黑色线条。从漆板推光至晕化、勾勒等各道工序,经三个余月的劳作,古朴而又精美的围屏才得以问世,传统艺术的魅力令人称叹不已。
|
你是本文的第617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5、3、8 作 者: 曾广锡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