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潮汕地区有一门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铁枝木偶。如今依旧守着它的,也是几位已年过半百的老艺人。 铁枝木偶,也叫铁线木偶或者阳窗纸影戏,由南宋时期随中原移民传入的皮影戏演变而来。虽由皮影演变,但经过多年发展改良,至二十世纪初,潮州一带的铁枝木偶逐渐演变成现在艺人在后操纵而不露面,观众在台下欣赏木偶人儿表演的形式。演出时,艺人需要在后台操纵手中连接在木偶身上的线,让木偶像人一样“唱戏”。后又修改了偶身的制作和曲调之后,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潮州铁枝木偶。传统的铁枝木偶戏班由九人组成,涵盖操纵、演唱、伴奏等功能,家庭式戏班为最传统的形式。 一度辉煌的铁枝木偶 在潮州金石镇,陈培森是很具名气的铁枝木偶艺人,有“中国铁枝木偶第一团”称号的金石龙阁木偶团团长。曾赴奥地利、白俄罗斯、南斯拉夫、香港等地表演,荣获白俄罗斯“别洛维日”国际木偶节创新奖、南斯拉夫第七届儿童戏剧节“艺术团体大奖”等荣誉。十几岁时,他从父辈手中接过这个活计开始,至今二十多年,就再也没有放下过。成为铁枝木偶的表演艺人,最开始是因为父辈的影响而产生了兴趣,辉煌时,铁枝木偶曾让陈培森名利双收,但如今连接在铁质木偶与他之间的,只剩下对这一无人传承的、即将消失的技艺的牵挂。 铁质木偶曾一度辉煌,成为街头巷尾男女老少茶余饭后最爱的消遣。出行表演,主办方会为艺人举办欢迎仪式;一幕表演完毕,观众会热情地鼓掌,往台上仍奖赏,甚至感动落泪,这些都是对陈培森戏班是最大的鼓励和支持。 后来的铁质木偶,和其他传统技艺一样,难以逃过现代化发展带来的冲击。城市化发展,生活节奏加快,观众的娱乐生活也有了多种选择,不再需要每天盼着街头的那一场表演。观众群的大量减少,成了铁质木偶戏班走下坡路的开端。 如今的陈培森,除了偶尔大型表演时会带上女儿与“半工半艺”的亲朋,更多时候,他习惯单枪匹马。他说,虽然铁质木偶的前景不被看好,但是他会尽力。 在2011年,他自己创作了新剧《西游记》,全剧表演时长20余分钟,而从写剧本到剧目排练成型上台花费了将近两年时间,单是找师傅帮忙、设计、交通就花费一万块元。 这两年,陈培森积极与当地政府合作,将铁质木偶推进校园,努力将这一技艺延续下去。同时,他为校园教学创作出很多符合学生的题材及剧目,如吸毒、反邪教等。至于传统剧目,陈培森不舍得放弃,在每年的民俗活动中依然会上演。 近几年,政府资金支持的力度也逐渐加大,这让陈培森看到了希望。但在潮汕民间,大部分艺人仅以家庭成员组成戏团,多是个人单位,得不到政府的扶持,日子更是举步维艰。 如今铁枝木偶举步维艰 林巧荣是潮州东凤镇天宁村现存不多的木偶戏表演艺人,20岁从祖上老一辈艺人手中接下这个担子起,他就和弟弟全身心投入到这个行业中,是经典的家庭式戏班。 林巧荣平时多是为附近村子的民俗活动服务。潮汕地区多祭神活动,村里会请木偶戏团前来唱戏酬神,寓意人丁兴旺。这是林巧荣最大的收入来源。 如今,整个家庭戏班也只有他和弟弟两人在维持着日常的运营。“我们现在搞这个看起来是没有什么前途,潮文化想要传承下来,但是下一代不愿意干了,养不了家。”这是无奈却又现实的矛盾。 潮州的沙溪镇高一村的蔡海松也是目前为数不多的铁枝木偶艺人之一。他从事木偶戏表演二十多年,属于半路出家。与陈培森和林巧荣不同的是,蔡海松接触木偶戏是出于收益。“以前一个劳工一日工资是两三块钱,转做木偶(戏),一天是三四块。” 现在蔡海松的戏班也面临着和林巧荣一样的问题,“现在木偶(戏)已经跟不上形势了。”蔡海松感叹说。 如今,他所在的木偶戏团只剩下两名固定成员。木偶操纵、现场演唱、乐器伴奏等,本来专门化的分工,因为人员的流失,全由两人通力承担。” 由台湾布袋戏观察铁枝木偶 台湾布袋戏也是中国木偶戏中的重要分支,而它的创新使得它的辉煌得以延续,那么它对于步入困境的铁枝木偶是否有相当的借鉴意义呢? 布袋戏起源于17世纪中国福建泉州或漳州,其布偶的头是用木头雕刻成中空的人头,除出偶头、戏偶手掌与人偶足部外,布袋戏偶身之躯干与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装;演出时,将手套入戏偶的服装中进行操偶表演。而正因为早期此类型演出的戏偶偶身极像“用布料所做的袋子”,因此被称为“布袋戏”。 随着明末时期大量居民迁移台湾,布袋戏被带到了台湾,并开始流行起来。然而彼时辉煌的传统布袋戏与今日不同。现在台湾所流行的是创新后动漫式的以“霹雳公司”为首的霹雳布袋戏。 台湾布袋戏的发展创新经历了金光布袋戏、电视布袋戏、霹雳布袋戏三个时期。1950年代,布袋戏开始运用声光等技术,而剧情天马行空、光怪陆离,后来延伸出武侠小说所说的打不死的“金刚体”,这种人物光是现身就会出现“金光闪闪,瑞气千条”,气势逼人,所以称为“金刚戏”或“金光戏”。1970年代,当地艺人黄俊雄将布袋戏推上电视屏幕,打开电视布袋戏荧幕,其创作的《云州大儒侠》创下至今无人可敌的97%傲人收视记录。1980年代,黄俊雄的两个儿子黄文择和黄强华以原有的戏迷老观众做基础,成立“霹雳”公司,及时加入市场,赚进了雄厚的资金,1995年两人成立“霹雳卫星电视台”,更在云林县虎尾镇老家盖起千坪的摄影棚,全力往影音出租与有线电视台发展。 到了21世纪的新时代,台湾布袋戏仍旧走在创新的路上。近年来,一个叫做“三昧堂”的文创团体在台湾走红,办了大大小小超过50场展览和活动,甚至红到大陆,受邀到北京参加国际动漫展。 “三昧堂”其实是由7个业余的布袋戏爱好者所组成的以自创戏偶为主的玩家团体。通过社交网络逐渐吸引人气,精巧的工艺、惟妙惟肖的表演技艺与独特的创意让人眼前一亮,后来渐渐开始被大家认识,参加展览,以自创偶为观众表演其布袋戏。它的成员来自于不同的工作领域,有大学讲师,有电视台音控导播,也有经营个体户、工厂作业员,他们分担了团体中的不同任务,从市场营销、木偶设计、偶衣设计、木偶造型到兵器道具制作、表演口白、操偶。就是这么一群“乌合之众”把布袋戏的创新又带到了新的高点。 贯穿布袋戏创新发展的是它一步步的产业化,而产业化对于潮汕铁枝木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综合多个对台湾布袋戏发展的研究表明,它的产业化基于文化资产、宣传营销、市场需求的满足,然而这需要有志之士去把这些问题外化成为现在铁枝木偶所面临的问题。成功或许不能复制,但是潮汕的这一技艺能不能看布袋戏的发展之路,找出自己的方向,试着迈出第一步呢? 当今时代是创客时代,国家政府都在呼吁着“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社会以及专家学者都投入于创业创新的思考,而文化创业也亦离不开整一个的社会大环境,需要有能力、热情的个人投身于自己所专注的领域,或者借用互联网,实现“互联网+”,或者借用金融,利用资金实现文创的产业化……在当今社会,在中国传统文化逐渐“没落”的时间点,需要着许许多多这样的个人、草根。草根文化或许能一点点为传统文化的复兴助力。
|
你是本文的第499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5、11、22 作 者: 李炜堃、陈耿鑫、钟嘉欣、邝颖嘉、佘玩玲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