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精巧 意匠独运 ——民国时期潮州金漆画小屏风《山水图》欣赏 文化习俗 图1张

    近年来,潮汕传统工艺金漆画在全国、全省工艺美术展评中屡获金银奖,可谓声名远扬,笔者也为之撰文介绍了不少佳作。而今所读的金漆画小屏风《山水图》是民国时期的作品,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精湛的绘画技巧,着实令人眼前为之一亮,它出自潮州民间艺人之手,至今还珍藏于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广州陈家祠),至于作者是谁的确已无法查考。
    屏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形式,工艺手法也异彩纷呈,它作为传统工艺领域里的一枝奇葩而流传,深为民众所喜爱。这《山水图》金漆画是一幅八扇的小围屏,每一扇屏宽26.5厘米、高103 厘米,这与我们所见的一般上下肚装饰木雕,中间屏心为金漆画的屏风有所不同,它除了四周木制退光漆屏框外,既没有木条间隔分肚,也不饰以木雕纹样衬托,整幅就是退光黑漆板画面,突出表现金漆画的艺术效果,融实用性、欣赏性于一体,意匠独运。从屏风的整体到每一扇的画面,不难看出作者谙悉金漆画工艺的特性,具备较好的绘画功底,因为在退光黑漆板上用大漆和金银粉来表现山水题材并不容易,山势走向、山脉穿插,乃至岩石之转折等,不像水墨在宣纸上那样容易挥写皴染,其表现形式既受材料所限制,且又不得整块平涂,还得用晕化技艺取代山石结构皴法,体现金漆画的传统特色,将山水画的神韵融入其中,给人不是国画胜似国画之感。作者根据每一扇画面呈条幅状,表现的画面显得较窄,景物的展开受到一定限制等特点,根据“饱满匀称、疏密有序”的传统构图要求,以高远法布局,多作山石,巧妙地采用上、中、下三层景物的互相交错,留出空白(黑漆板),“白”中见水、雾、天的做法,注重章法处理,利用空间转换来表现物景,掩映相衬,将人物、石头、山峰、树木、围墙、篱笆、茅舍、花草、亭台、凉亭、板桥、渔舟等纳入不同的画面中,使画面显得有主有次,有动有静,繁而不塞,杂而不乱,统一和谐。且看这第二扇屏(自左至右)的画面上,下方为一山冈陡立,不见山脚处,两株高大松树傲然挺立,主干虬曲,枝柯茂密。中景一条石径曲折延伸至尽头而拐进右侧山峰背后,两位长者邂逅于石径上,一拄着拐杖,一躬身作揖;山石嵯峨,松柏交错,杂木葱茏,数户人家坐落于山凹里,一老一小站在门口张望着,似乎在等待长者的到来。而左上侧的一条石桥又将上方的景物连为一体,两位高士相遇于石桥上,远处几栋房舍坐落在河岸边,岸边停泊一叶渔舟,显得那样恬静而安谧;在其背后一座座山崖高大陡峭,远峰起伏绵延。整幅画面上远近层次分明,景物错落有致,虚实相生,宁静山村、险峻山势与石径上的行人形成反差,正好相得益彰,且有动静互补之妙,意韵幽雅。一山一石,一桥一木,无不蕴涵了对中国山水画的理解和认识,分明给人一种愉快的享受。
    金银晕化、铁笔勾勒是潮汕传统金漆画的最突出特点,在我国漆画艺坛中独树一帜。今读此金漆画作品,令我叹服的就是金银晕化技巧运用之高超。在退光黑漆板上,艺人用描笔蘸熟漆勾画人物、树木、房屋、亭台、石桥等线条,山、石、径描绘外轮廓线,阴干后上金粉或金薄;山、石、墙壁则平涂上薄漆,掌握好阴干“火候”,以黄金粉或银粉为原料,使用棉花团和剪成各种形状的格纸片,根据山石结构进行晕化,十分细腻,颇似中国山水画的皴法,使之明暗变化,层次丰富,立体感强。而地坡的边缘、石桥的踏级、房屋的墙壁、远处的山峰却用少量的银粉进行晕化,银黑相衬,特色独具。此外,人物形象还得运用金漆画独特的“铁线描”,也就是用尖小而硬的铁笔对人物脸部、衣纹、头饰、袍服的刻划,将漆膜刻透至黑漆板上,使金粉面上出现一道道黑色的线条,纤细流畅,精细入微。整幅《山水图》小屏风的金漆画晕化十分精巧,金、银、黑三色相映,古朴浑厚,华丽辉煌,产生出特殊的艺术魅力,凸现潮汕传统工艺的地方特色。退光黑漆板上展现的一幅幅山水画,意境深远,以景传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真是让人叹为观止。赞叹之余,更期望于当今新一代艺人们,认真学习前辈精湛的技艺,从他们的作品中汲取艺术精华,不断创作出更新更美的佳作,让这朵古老之花开得更艳。

你是本文的第593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4、4、13
作 者: 曾广锡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