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工艺美术萌生于南海之滨的沃土里,植根于韩江、榕江、练江的山山水水之中,蓬勃于富饶的潮汕平原大地上,乃是潮汕人民所创造的乡土艺术,并为世代劳动人民大众享用和观赏,尤其是美化人民生活,服务于民俗活动,体现了潮汕人民的审美情操和精神风貌。潮汕工艺美术承传岭南古越族人的原始艺术,在中华民族文化的滋润中成长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是潮汕历史文化的珍贵遗产,也是我国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着重介绍潮汕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描述潮汕工艺美术的历史发展、地方特色和精湛技艺、艺术风格等,阐述潮汕工艺美术的发展和传承,共同为民族文化遗产、振兴潮汕工艺美术尽绵薄之力。
    潮汕地区的工艺美术源远流长,如花似锦,驰名中外。早在新石器时代,潮汕就已经有了石器和陶器的生产工艺。东周时期,潮汕的陶瓷造型和施釉工艺,玉器、木器、青铜器工艺;已具有广东先进水平。秦汉时期,这些工艺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东晋时期,青瓷、铜铁冶铸工艺,特别是金银饰品工艺,已形成较强的地方特色。刺绣、陶瓷器、玉石、木雕以及竹藤制品,隋唐时期已远销欧、亚、非三大洲,深受国际友人的欢迎。
    宋代木雕已应用鬃漆贴金工艺,宋、元两代,玉石木雕刻、陶瓷生产规模很大,而且出了大量珍品,其产品种类、技艺水平,受到中外人士的青睐,出口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明清是潮汕工艺美术的鼎盛时期,大批工艺美术精品遗存于世。明代的潮州木雕呈现鼎盛时期并创新了镂通雕技艺,例如明代挂简“仙姬送子”,潮汕开元寺大殿龛桌和“金千佛塔”;清代潮绣“郭子仪拜寿”、“海龙王头”、“安春鸟”以及玉雕产品鼻烟壶、玉印、头插、怀古、如意等工艺品令人拍案叫绝。
    清末,潮绣品、,陶瓷器、金银饰品、纱灯屏、花灯等工艺品,参加当时在南京举办的全国工艺比赛并获得奖项。后又多次参加巴拿马和伦敦国际博览会,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大大地提升了潮汕地区在国际的知名度。
    由于潮汕地区地处南海之边,地理位置特殊,因此,潮汕工艺美术行业立足于粤东,面向海外拓展。潮汕工艺美术产品,绝大部分用于出口外销。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潮汕工艺美术的成就更加卓著。这得益于明、清时期老一辈的工艺美术家、艺人所创造的辉煌而独特的技艺:木雕、石雕镂通雕技艺的成熟,在我国雕刻工艺行业中拥有“雕刻一绝”的美誉;潮绣“二针企鳞”和“阔嘴人物绣艺”,在中国四大名绣中获得“独具特色”的好评;枫溪美术瓷塑,在宋代“百窑村”佛像的传承下,明清观音瓷塑的进一步完美,艺术水平进一步提高。此外,民间工艺的花灯、纱丁、浮洋泥塑、稻米塑、金漆画、嵌瓷、剪刻线、香包、金属工艺、漆画、佛画……为潮汕工艺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传统技艺基础。    
    20世纪50年代末,国家处于百业待兴之际,党和国家为保护传统工艺美术,制定了对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实行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工作的领导,采取有效措施,扶持和促进本地区传统工艺美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方针的出台,使潮汕工艺美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许多老艺人重返艺术舞台,潮汕地区数以千计的工艺美术生产合作社(后改为工艺美术厂)蓬勃发展起来。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处于恢复发展阶段,国家建设急需出口创汇,而工艺美术是出口创汇的主要来源,尤其是潮汕传统工艺产品出口创汇高达90%以上,从而为工艺美术业的发展创造了黄金时代;70年代,是潮汕传统工艺最为兴旺发达时期,从事抽纱刺绣、陶瓷、特种工艺生产的技艺人员,超过一百万人,年出口创汇超过两亿美元,成为我国工艺美术业的主要生产基地。广东省工艺美术品生产超过三分之二的生产量和产值来自潮汕地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改革开放,为潮汕工艺美术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尤其是有着优秀传统绣艺的潮州市,大力扶持发展婚纱、晚礼服生产,使之成为世界婚纱、晚礼服生产基地和“晚礼服城”;潮州枫溪,大胆创新,引进技艺人才,全面发展高档日用瓷、卫生洁具、美术瓷塑,年生产总值超过200亿元,被授予“中国瓷都”称号;汕头市澄海区,在传统玩具工艺的基础上,迅猛发展现代玩具、礼品、毛衫,使之成为“玩具城”和“毛衫基地”;揭阳阳美得益于改革开放,从收购旧玉器起家,发展成为集“开料、生产、创新设计、销售一条龙”的亚洲翡翠、白玉生产基地,“中国阳美玉都”称号……
    木雕、石雕、传统刺绣、泥塑、剪纸、花灯、嵌瓷等门类,都不同程度在继承传统技艺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取得“百花齐放”新局面;而潮汕民间的花灯、嵌瓷、香包、泥塑、剪纸、首饰等均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成为达官贵人和平民百姓不可或缺的装饰品和时年八节应用品。
    综观其上,潮汕工艺美术可谓品类繁富:有为美化生活的陶瓷、玉雕、瓶内雕、金银饰品与日常人们穿用的绣衣、抽纱、晚礼服,婚纱等;有为配合民居等建筑物装饰美化的木雕,石雕、嵌瓷,墙画、金漆画、灰塑等;有为配合民众活动的泥塑、花灯、纱灯、香包、彩扎工艺品、锡器、剪纸、刻纸等;有为时年八节进行传统装饰的彩眉(过厅彩),床裙、年画、门神画等;有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戏曲服装、道具、木偶等。这些民间工艺,经过千百年的锤炼,融会贯通,推陈出新,自成流派,形成鲜明、浓郁的地方艺术风格。例如金木雕的贴饰、漆画的金银线描、积金彩瓷器等,或绚烂之极,或高贵淡雅,或富丽堂皇,是生动质朴、刚健清新的民族文化;它饱含鲜明的民族情感和气质,具有独特的艺术技巧和强烈的民间美术感染力。

你是本文的第1039位读者
来 源: 《潮汕民俗大典》
作 者: 叶春生 林伦伦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