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稿塑,也称稿末塑,是用手工捏塑而成的人物摆件,也被称为“香末公仔”,这是汕头工艺美术独有的一个艺种,《中国民间艺术辞典》中对此有专门介绍。潮阳区的工艺美术师黄斯毅已有七十八岁高龄,是这门技艺的唯一传人,近几年来,他克服眼花、手抖带来的困扰,从未停止过创作构思,放下手中的工具,先后创作出《潮阳英歌》、《乳姑不怠》、《张果老》、《济公斗蟋蟀》等一批精品,在省级展览上屡次获奖,是一位颇受同行尊敬的名师。文中这《老莱子娱亲》彩色人物摆件,是黄斯毅刚创作完成的又一新作。

    在我国民间流传的《二十四孝图》,早就为传统工艺美术的木雕、石雕、彩瓷、灰塑、墙面、刺绣、嵌瓷等众多艺种所应用。《老莱子娱亲》是其中之一,说的是生活在孔子同一时代的老莱子,已有七十岁,为解除年迈双亲的孤寂无聊,装扮成孩童模样,手舞足蹈地在父母面前嬉笑作乐,是一位颇具幽默情趣的大孝子。他的孝行感动了楚王,亲往请其出山辅政,老莱子婉言谢绝了楚王的聘请,陪双亲终老山野。黄斯毅以此作为表现题材,根据稿末捏塑的特点,巧妙地将老莱子担水与表演滑稽动作结合起来,在造型上进行适当的夸张和渲染,注重细节的刻划,通过头、胸、腹、腿的扭转变化,使人物的形貌神态既亲切又有趣。三个人物的高度不超过二十厘米,留着胡子的老莱子肩挑着一担水,在衣衫外面套上小孩的大红绣花腰兜,,一条布带套过后颈,左右对角的布带却没有束于腰间,右手摆弄着小拨浪鼓,正脸露笑容的逗二老开心;站住左侧的两位老人满面皱纹,头发、眉毛和胡子都已苍白,可见年事之高。老母佝偻着身体,右手拄着拐杖;老父展开双臂,眉开眼笑。作者采用减繁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体态的生动,这三个人物比例恰当,眉目传神,正与侧、直与弯、高与低,姿态各异,互相呼应,生动逼真,呼之欲出。此外还把形体塑造与色彩描绘巧妙结合,以民间传统的彩绘手法,上色开相,自然淳朴,“塑”与“彩”浑然一体,相得益彰,极富民间艺术朴素的乡土气息和亲切感。这组人物的塑造要经过做末、扎胚、捏塑、彩绘、上光、打蜡等若干道工序,先塑下肢、后塑头、再塑手,调整比例、神态和衣纹。然而这些是很复杂的,它的胚体是用铅线、稻草与纸扎、粘接的,将调配好的稿末泥反复多次涂于胚体上,每次只能阴干,不可强光催干或曝晒,直至可以适合捏塑。所以每一件香稿塑人物摆件的问世,可谓是黄斯毅从艺数十载心血的结晶。

    在潮汕地区民间的各种民俗活动中,大神香是最普遍的供品之一,制作神香的原料就是碾成粉末状的香稿树木质层。早在清代的潮阳就有将此种原料捏塑成各种人物、花鸟、虫鱼等粘贴在大神香作为装饰,这也叫“彩大香”,“彩大香”也就是香稿塑艺术的雏型。潮阳民间艺人黄星阁(1894—1976年)是香稿塑人物摆件的创始人,1950年他吸取陶塑人物的传神,纱丁的纸胚结构、泥塑的色彩等技艺之长,创出立体人物的“稿末丁”。1951年黄斯毅开始随父学艺,六年后独自创作的一批精品参加地区、省展览,获得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

你是本文的第823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日报》2011-03-20
作 者: 曾广锡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