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麦秆画的题材拓展 文化习俗 图1张

   潮州麦秆画,作为一个深植于民间的工艺美术品种,它的不断发展,无疑应该依据工艺技术的进步不断创新和完善,但更为重要的是,伴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取向与审美时尚的发展变化,不断开拓新的题材领域,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永葆其艺术菁华。

  实际上,潮州麦秆画近年的创新作品,像高浮雕《潮州广济桥》、高浮雕《潮州八景图》、高精彩色《乐圣贝多芬》这样的代表作品,还有如根据彩色照片制作的潮籍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的麦秆画画像;还有其他近年获得工艺美术界认可的多件作品,基本上多数都是近年来在题材上创新拓展的作品,于此可见,题材的创新拓展是多么的重要。当然,题材的创新拓展也必然伴随着整个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与精益求精,比如,上述的这些题材拓展的作品,也伴随着漂染切丝技术的进步,乃至色彩的丰富,刀法的多变,拼贴工艺的精细等工艺技术与之相匹配,才能增强其艺术韵味,获得更好的艺术效果。

  纵观潮州麦秆画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热带风光小景,到成批生产诸如首饰盒、珍品盒、书签等,至本色麦秆画诸如“松鹤延年”、“年年有余”、“大展宏图”等属于好意头之类的题材,到近年新出现的像“潮州广济桥”、“潮州八景”、“乐圣贝多芬”、“梅兰竹菊”、“寒山寺”、“国学大师饶宗颐”等等,都可以看出其题材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拓展的,也可见出其题材领域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不断提升和雅化。因此,可以说,在同一工艺水准的情况下,题材的是否随着时代审美时尚的发展而拓展创新,是作品获得认可的非常重要的因素。近年潮州麦秆画多数作品受到工艺美术界乃至社会的认可,从题材内容看,笔者认为,与近年国内艺术品包括工艺品收藏热潮是有一定关系的。

  如上所述,潮州麦秆画近年的发展,应该说是具有明显的题材拓展的创新意识的,其创作设计师和工艺技术人员,实际上都在尝试技艺的创新和题材的拓展。像地方著名风景画,世界油画名著,著名诗词配画,无疑都已在尝试,并获得了一定成功。而且,近期还在尝试一个更为大胆的设想,一个全新的品种,就是将潮州麦秆画与作为中国瓷都的陶瓷业结合起来,在各种诸如花瓶、挂盘、瓷版等欣赏性瓷器上制作麦秆画,然后加上光亮透明的盖层,达到麦秆画本色如琥珀色的意境效果,还可制作各种色彩。据说这一尝试已获得初步成功,已申请专利并获得受理。这些尝试无疑都是可贵的,也可能为潮州麦秆画这一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带来新生机和商机。

  依笔者看,从收藏的角度,像中国名家古画,现代的名家画作,也可以作为尝试的题材;西方著名的画作,像凡高的《向日葵》、著名的油画《蒙娜丽莎》之类的名画,如果用彩色麦秆画来加以精细的表现,我想效果肯定会是很好的。总之,根据麦秆特定材质的特点来选择题材,是非常重要的,像《寒山寺》这样表现夜景的题材,用麦秆画来表现恐怕会比像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之类较为明亮的题材效果会差些。这是笔者的看法,不一定对。

  要之,潮州麦秆画的题材拓展,当然必须依靠内行的工艺设计师和实际制作的工艺技术人员,故最终还要落实到人才上。但据笔者所知,这方面却正面临人才老化乃至后继乏人的危险,这是关乎这门独特的工艺技术能否继续传承并发展的关键所在。

你是本文的第813位读者
来 源: 《潮州日报》2010-04-21
作 者: 吴二持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