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细如丝 精美绝伦——揭阳竹丝编织《梅兰竹菊》画屏欣赏 文化习俗 图1张
                                       ▲梅兰竹菊(竹丝编织) 夏荣居

    竹丝编织画,也称“篾织画”,是一种以极为纤细的竹丝经手工编织成画幅的工艺品。这一手工艺在潮汕地区相传始于宋代,它有别于竹雕、竹编日用品、竹帘等,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去年底,为参加在广州举办的“广东潮汕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高级工艺美术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夏荣居以其耗时23个月,由2万多条竹丝编织而成的《板桥竹、石、兰图》画幅参展,这幅长5.2米、高39厘米的长卷,给享有“广东一绝”美称的揭阳竹丝编织再添异彩,赢得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

    今文中欣赏的是一套四幅的《梅兰竹菊》画屏,分别由《迎春》、《趣香》、《高节》、《傲霜》等组成,每幅画面宽17厘米、高68厘米,瘦劲挺秀的梅花,意态袅娜的兰花,修长柔韧的竹子,风情万种的菊花,这花中“四君子”气韵俱全,乍看还认为是出自名家的水墨国画真迹,细辩之下却发现画作竞由一条条纤细如丝的竹篾编织而成的,既保留了画家作品的神韵,又极具竹丝编织的艺术感染力,无不为之翘指称妙!这套画屏中的每一幅画面经纬交错,穿插掩压,细密均匀,要用2000余条长30厘米的竹丝,凭双手一丝一缕编织,用了25天才得以完成,可谓耗费了不少心血。夏荣居大师的竹丝编织画原来一直选用家乡的灯笼竹,6年前他在一友人的介绍中,获悉1958年揭西县移植广宁县的青竹,主要分布在五经富至大洋一带的消息,经一番尝试后改用广宁的青竹作为原料。这套画屏选取长60至80厘米的竹节,经去竹目、去竹青、去内层、剖割削篾,仅取用近竹青皮的一小层,也就是1至1.5毫米的厚度。每一条竹篾还要经过三次自制的“剑窗”拉丝,使竹丝厚度一致,均匀平滑,光泽明亮。26公斤重的青竹,经这样分剥成1毫米的竹丝,也仅剩下900克,真的是细如丝,薄如膜,柔如纸。这些竹丝还需经过漂洗、染色、防腐的处理,其中的染色工序采用“热色染”办法,色料与水按比例调配后放在锅煮成开水,再将扎三节成一捆的竹丝放在开水中煮上10分钟,使颜色渗透到整条竹丝中。此外不论是染色,还是本色的竹丝都要防腐处理,竹丝在药水中浸泡的时间不宜太久,要不断翻弄,既要浸透,又不能褪色,这全靠多年实践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来操作。在处理竹丝的整个过程中,都不可将竹丝置于阳光下晒干,只能在阴凉的地方晾干。此后才真正进入编织,这是一个十分细心的过程,采用压、挑等多种手法,使画面达到平整、光滑、细密的效果,成为一件今人青睐的高雅艺术品。

    夏荣居年近古稀,揭阳市揭东县霖磐西陇西溪人,农民出身。他勤奋学习,不断探索,锲而不舍,大胆创新,艺名远播。如今无论是花鸟、山水,还是人物、书法,每一件都堪称为艺术精品,在全国、全省工艺美术展览上屡获金银奖,成为广东省唯一的竹丝编织工艺美术大师。今欣赏的这套画屏并非是夏荣居一人之作,而是他及其子女共同创作的,夏荣居编织《高节》,夏瑞龙、夏燕玲、夏燕霞三个子女分别编织《傲霜》、《迎春》、《趣香》等三幅作品,儿女都能独当一面创作,一点都不比父亲逊色。夏家一门个个技艺高超,竹丝编织技艺后继有人,无不为之欣喜。

你是本文的第1186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日报》2010-07-25
作 者: 曾广锡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