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绣与西洋绣品融合成就了“抽纱”

    1862年汕头开埠之后,西方文化渐渐渗入潮汕地区,基督教会为了扩大其影响,办学校、建医院、广设慈善机构并传播西洋手工艺术。“西式花边”(一种装饰性布样)就在此时传入汕头。1866年商鲁鳞洋行的一位船主太太人称“莱先生娘”的,将带来的花边交给汕头市淑德女子学校的老师,让学生练习编织,织出的产品统一运到德国出售,当时校内20多个女学生成了潮汕地区最早学会花边的艺人。其后,浸信会又有一位英国嬷嬷(修女)从日本带来台布、手帕样品,组织教徒用本土出产的“哥罗纱”织出成品,这项工艺后来在揭阳的松口、五经富等地进行一定规模的生产。其实,无论是花边还是台布,早期都做工粗糙、式样简单,来到潮汕,浸润于丰厚传统文化、心灵手巧的潮人发挥其聪明才智对其进行变革和创新,便大放异彩。一个叫纳胡德的女传教士发现,潮汕刺绣针法优美精巧,于是她请当地潮绣艺人参与到花边制作上来,这一结合,使绣出来的产品优雅细腻、绚丽多姿,与原来的工艺有天壤之别!产品到了国外,轰动欧美市场,成为上流社会极为喜爱之物。于是这种新款花边、台布在潮汕地区扩大生产、发展迅速,成为当时一大产业,同时也正式命名为“抽纱”。1899年,首家抽纱公司在汕头市成立。

    可以看出,让抽纱一鸣惊人、名扬海外的显然是我们的优秀传统艺术——潮绣。

    潮绣始于汉,鼎盛于晚清民初

    潮绣历史悠久、工艺精细,是我国的四大名绣之一,最早可追溯到汉代,《古今图书集成》载:“南海奇女卢眉娘于宫中绣屏风、扇面、龙凤牡丹……工艺精巧”,汉时潮汕地区属于南海郡,可见当时已有绣花。而唐代,潮汕盛产“蕉葛”、“麻布”、“蚕丝”,均为刺绣的上乘材料,为绣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南宋时期,日用绣品已十分流行,《考工记》谓“五彩备、谓之绣”、“画绣之工、共奇职也”。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因战乱而致“宋室南迁”,中原地区高超的绣艺随移民传入潮汕,不断完善着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明代中后期,潮绣已形成专门的产业和生产区域。有一首民谣唱道:“东门晒鱼网,西门摆花规(刺绣工具);南门削竹箸,北门梭脚腿(纺线)。”是当时的写照。清初,刺绣在潮汕民间更为盛行,《澄海县志》载“勤于女工,帛虽盈箱,不弃其治麻(刺绣)”,针法上也比此前更为丰富;晚清和民初,是潮绣最繁盛的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刺绣作坊和手艺精湛的民间刺绣艺人。

    勤于女红的潮汕姑娘让潮绣代代传承

    在大家的印象中,好像刺绣专属妇女,其实不然。在潮绣的发展史上,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却是男绣工,宣统年间潮汕的24名“刺绣状元”全是男工!综观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进入这个领域的男绣工几乎全是画师,他们在提高刺绣的构图、描绘和制作水平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二是作为一项社会性产业,在男权社会由男人来推动更易做强做大。

    潮绣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手绣、机绣、发绣、珠绣灯品种外,更有与潮绣亲密联姻的绣衣、戏服、纸绣、香包等。其中最有民俗趣味的当属香包了。

    香包是潮汕地区传统民间工艺品,其发展与刺绣密切相关。早在宋时,潮州民间就有人用绣得十分精美的布包内装香料用以辟邪避暑,名为香包。在人们的心目中,香包也是爱情和婚姻的象征。旧时,潮汕姑娘出嫁时,都要自绣一批香包,作为嫁妆,送给夫家街头巷尾的小孩子,而邻里间则会对其手艺加以点评。这种压力使得潮汕姑娘勤于女红,潮绣于是得以代代传承。

你是本文的第1411位读者
来 源: 《汕头特区晚报》2009-04-13
作 者: 陈坤达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