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灵活现妙趣无穷——汕头木雕《蟹篓》欣赏 文化习俗 图1张

    何长清(1915年至1987年)是潮汕地区著名木雕艺术家,原汕头市木雕厂创始人之一。他生前是汕头市工艺美术学会顾问,1979年获工艺美术师职称,1972年和1981年两次荣获汕头市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一生从事木雕艺术,为汕头木雕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人材,创作的硕果累累,其《郑成功收复台湾》、《一曲渔歌北京来》、《海上红灯》、《百万雄师过大江》、《赤壁之战》、《宝黛对弈》、《草船借箭》、《百鸟朝凰》等一批以古今人物、花鸟为表现题材的名作,脍炙人口,先后被选送参加全省、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及出国展览。然而,提及他创作的《蟹篓》却鲜为人知,因为他一直承担着带徒传艺及创制展样品的工作,直至66岁才办理退休,1984年在完成大型木雕《百鸟朝凰》之后,已卸下工作重担的他专心于“虾蟹篓”的创作。今欣赏的这个《蟹篓》是他在1985年创作的,构思精妙,技艺独特,高深的木雕艺术造诣令人为之折服。

    虾蟹篓是潮汕木雕的一绝,何长清师傅创作的这件《蟹篓》以樟木为原料,没有髹漆贴金,高36厘米、宽40厘米,由一个篓及大小一样的18只螃蟹、水草、石头等组成,以写实的雕塑语言和细腻的表现手法,充分运用圆雕、通雕、沉雕等传统技艺,使作品形式独特,不落俗套,细节生动,物象逼真,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眼前是这件作品的一面,蟹篓略为向左倾斜,置于几块小石头之上,篓体六角形透孔,编织纹精细入微,玲珑剔透,每条篓篾仅有3毫米宽,既密又通,酷似现实生活中的竹编蟹篓,很有竹的质感,几乎达到乱真的程度。右侧一条芦苇贴篓而起,随风摇曳,左侧数簇水草似乎在水中摆动;篓绳柔软逼真,悬空弯曲;篓内七只螃蟹与篓外11只螃蟹,神态各异,或俯或仰,栩栩如生,妙趣横生。但见四只螃蟹为争先爬出篓,互不相让,挤到篓口纠缠,大螯或钳住篓绳,或钳着篓口沿;步足或抓住水草,或踩着“同伴”。这边篓外爬着三只螃蟹,一只正用步足抓住篓绳往下“横行”,两只已经爬在下面的石头上,活灵活现。最为生动有趣的是篓内七只螃蟹都争着往上爬,其中一只爬在上方,但其它螃蟹紧紧地抓着它不放,还用大螯钳住篓篾,奋力争先,一只螃蟹被掉到篓里弄得底朝天,饶有趣味。十八只螃蟹穿插交错,布局活泼,神形不一,相互呼应,疏密相间,与通透的竹篓融为一体,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何长清师傅生前对徒弟说过,创作虾蟹篓要看篓内的虾蟹有多少只,多了难度就大,而且形神要兼备,动态要大,正背面都要有,这才见功夫的深浅。的确,他在这个篓内的有限空间中竟雕刻了七只螃蟹,每只甲壳长4.5厘米,只只都是悬空的,雕刻是透过外部的篾眼进行,技巧把握极佳,难度是相当大的。在对螃蟹的细节刻划上,他也下足了功夫,蟹壳前及左右边沿的“十八山头二十四舟”,甲壳上凹凸,眼睛突出的程度等都既准确又细腻,就连四对步足上每只的长节、腕节、前节、指节也都刻划精细,从而使每只螃蟹给观者以“冇”的感觉,大有乱真的艺术魅力。这是何长清师傅晚年的得意之作,今欣赏这件精妙构思和精堪技艺完美结合的《蟹篓》作品,无不为潮汕木雕一代名师的艺术造诣而赞叹!

你是本文的第1679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日报》2009-04-19
作 者: 曾广锡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