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毅力传承汕头石雕工艺 文化习俗 图1张
                                                       工作中的詹益盛

  亲手雕刻的作品《长城》被运往中国驻墨西哥使馆,主持雕刻了国内最大型的高达30余米汉白玉观音雕像……近年来,潮汕石雕艺人詹益盛的名字,正随着他的作品远播。

  业内对他的评价是:“将传统与现代雕刻技法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独特的石雕艺术风格”。詹益盛也因此被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广东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

  采访詹益盛,发现他是一个谦虚内敛的人,对于自己过往的经历和如今取得的成就,没有过多言语的修饰。就如他对石雕工艺的态度,埋头学艺,艰苦创业,甘于寂寞。

  潜心学艺成就自己

  1980年,为了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詹益盛经饶平同乡介绍来到汕头,跟当时很有名气的石雕大师郑荣通学艺。他勤学好问,从雕刻的使用工具,到雕刻刀法的使用,只要是跟石雕有关的知识,都不肯错过。仅仅一个月时间,他就开始独立雕刻作品。詹益盛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作品是普宁图书馆文化广场上高6米的汉白玉石雕群《攀登》。他说,要感谢的是广州美术学院的终身教授曹崇恩。1986至1989年间,詹益盛先后完成了曹教授设计的汉白玉像《何香凝》和花岗石大型头像《冼星海》。这两座作品,至今仍安放在广州市仲凯农业技术学院和广州市星海园。在跟随曹教授那几年间,教授教导学生的时候,他就在旁静静地聆听着,耳濡目染的艺术熏陶,让他的技艺得到很大提高。

  刻苦钻研积累经验

  石雕工艺的创作过程十分艰苦。石雕打磨过程中,粉尘四散飞扬,每完成一次作业后,停留在脸上的都是白色的粉末。而比恶劣的工作环境更折磨人的,是作品制作过程中的寂寞。每件作品的制作时间都是漫长的,不花上一两年的时间,是无法完成一件令人满意的作品。每一件作品,从模型开始,都需要亲力亲为。模型的铸造一般都要按照1:1的比例打造,除了一些装饰性的作品,可采用1:4或1:2的比例。石雕作品由于材质的关系,重量较大,为省去搬运的工序,只能到现场进行制作,这无疑增加了石雕师傅的工作难度。

  用点石机求点,确定各关键位置。单是这一项就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复杂的人物表情,从额头的纹路,眼角,鼻尖到嘴角,都需要一点一点,从模型上比对丈量,然后复刻到要雕刻的石雕粗模上。

  点与点的连结过程,则要用石刻刀,按照从高到低的位置,精雕细刻。这其中考验的是石雕师傅的手艺。要刻掉多少石,保留多少石,都要视刻石进程中的艺术视觉效果而定。一般情况是“意到刀才到”,也常有“刀到意才到”。这些都需要石雕师傅多年的经验累计,在工作中不断的推敲研究,精进自己的技术。詹益盛说,“石雕工作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而是在石头雕刻过程中进行再一次创作。在设计者的指导下,进行雕刻。两者经过长时间的磨合,石雕艺人学到了很多理论上的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雕刻水平。”

  为失传手艺寻新出路

  大浪淘沙,当年参与到这股石雕工艺浪潮中来的许多石匠,不是已经长眠黄土,就是纷纷转行。能坚持下来的屈指可数。而詹益盛就是其中之一。尽管创业伊始的艰难历历在目,成功路途上经历过巨大的打击。但是,詹师傅用坚毅的意志坚持了下来。他雕刻的各类石雕作品,遍布各地,深受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好评。2009年01月,他创作的汉白玉石通雕插屏《清趣》,以其独具特色的题材,雕琢精细的技艺,获得第三届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展的优秀奖。

  汕头现在还存在的石雕工艺者已经越来越少了。詹益盛也有这重顾虑。这几年,他开始把传统与现代雕刻技术结合在一起,从造型各方面进行改造,力图打开一个新的市场,让这门工艺一直传承下去。他创造出以汉白玉为主要材质,以通花、马和壁画等为主要形式的石雕作品。这些作品做工精美,样式独特,既保留了传统技艺,又适应现代的建筑风格,为广大群众所喜爱。人们多把它作为精品收藏,或是家居摆设。

你是本文的第1163位读者
来 源: 《汕头都市报》2009-09-20
作 者: 林琳、周晓云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