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吴泥塑:精彩与无奈 文化习俗 图1张

    潮安艺人吴维清的窘境,折射出这门传统艺术令人担忧的未来……

    普通的泥到他手里,不到几天时间,活灵活现的人物就产生了。

    他不是大师,只是个农民———广东潮安浮洋镇大吴村村民吴维清。大吴这片土地的灵气传给了这位农民,他把大吴泥塑演绎得更加出神入化。可是,七百多年的大吴泥塑,如今只剩下他和几个老人在摆弄……

    辉煌:中国三大泥塑其一出自大吴

    喝茶的男人,干活刚刚回来的老农,下棋的汉子,挑刺的农妇……细看,传神的单眼皮,微微上吊的丹凤眼,或眉目顾盼,或秋波暗转,或镇定自若,或怒目横视……一个个神态各异的泥人组成了一幅潮汕农村风情图。

    这些泥人的创造者,是广东潮安浮洋镇大吴村村民吴维清。几天来,记者和这位农民谈了好多,感受着他的无奈。

    薄暮时分,村里升起缕缕炊烟。吴维清在田野里忙得很。他不是在种田,是在挖泥。

    浮洋大吴村西面的大片田土是捏泥优质土,粘性佳,无沙砾,色彩为米黄色,是“造人”的好材料。

    以前,这片泥土很不平静———大吴的村民人人会捏泥,家家户户有作坊。现在这种状况已不复存在,大吴泥塑渐渐被村里人冷落。

    大吴泥塑与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并称为中国三大泥塑。据传,南宋末年,艺人吴静山自福建漳浦携眷到大吴定居后,以塑造泥玩具为生。其技艺世代相传,逐渐发展,蔚为大观,迄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清乾隆至宣统年间是大吴泥塑鼎盛时期,能工巧匠有400多人。岁末年初,村头巷尾到处走动着各地采购“大吴安仔(玩具)”的商贩。在这个时期,大吴村涌现出大批才华横溢的泥塑艺人,最具代表性的吴潘强,他开创了大吴泥塑制作的新纪元:“贴塑”艺术。捏制泥人时,身体的每一个部分,包括衣服冠履,都是“贴”上去的,这就是“贴塑”艺术。做“安仔头”、“纱灯头”虽然都是大吴泥塑的传统,但大吴泥塑最大的特色就是“贴塑”,出名也是靠“贴塑”。

    大吴泥塑种类齐全,制作工艺形成固定模式。它的工艺程序大致包括挖泥、炼泥、捏塑、烧坯、彩绘等五大环节。艺术手法有雕、塑、捏、贴、刻、划、彩等,其中,贴塑技艺与其它雕塑技法有着很大的区别。

    但这一切也许很快只能存储在年纪大一点的大吴村人的记忆里。

    创新:作品取材身边人物活灵活现

    夜已深,吴维清仍与泥土在幽会。“几十年来,我除了吃饭、睡觉都差不多都在做着泥人呢!”

    1974年吴维清高中毕业后,从小就喜欢玩泥的他开始捏泥人。起初,他只是玩小公仔头,不久,他就开始制作人物脸谱,这是大吴泥塑的一个主要品种。

    1995年夏天,别人拿几尊古老的大吴泥塑让吴维清修补,奇异的美让他惊叹,“当时我把这些古泥塑看成自己的命一样!”他欣喜若狂。

    一种激情在他心中翻腾,野性文化在这位农民手中演绎着神奇。他从制作脸谱转入模仿古代泥塑,再从模仿到自创。为这自创,从小喜欢戏剧的他更入迷了,《三打王英》、《曹操咬靴》、《八王请五郎》等作品创作出来了,传神诙谐,古朴大方。

    传统大吴泥塑的很多作品,取材于潮剧及民间传说,还有就是农家常用的“喜童”。

    “为何不能反映我们现实的生活呢?”这是大吴泥塑七百年来从没有的事。

    “我要尝试!”这一尝试,试出了《弈棋》、《挑刺》、《食茶》一系列散发着强烈乡土气息的作品,它们充满生活情趣,形态夸张而不失神韵。“有时看到身边的场景或做梦梦到的,我都可做出来!”吴维清终于形成了他独特的泥塑风格。

    吴维清还捏了一些人体作品,这也是大吴泥塑的创举。“我是看以前画册里的人体而创作的。现在的书贵,买不起!”说起画册,吴维清对几年前买的两本书的价钱还记得清清楚楚。

    困惑:精妙传统艺术如何摆脱孤独

    2500人的大吴村,现在只剩下几个人在玩传统的大吴泥塑了,而且年纪最小的是49岁的吴维清。“玩这公仔玩不了钱,不要说现在的孩子不愿意学,就连几个老人也少玩了!”

    吴维清不愿意走进世俗社会,不愿意为金钱而工作。岁月流逝,他梦幻般地在艺术中遨游,陶醉在泥土之间,似乎忘却了世上存在的一切。

    与他谈话总觉得很纯粹,他就像住在世外一般。离他家不远的潮州市区他才去过几回,49年来他最远是到过广州,那是去年参加“广东省首届民间工艺精品展”,他参展的六尊泥塑作品全部被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收藏。

    也是在去年,因为开关于潮汕民间艺术的会议,吴维清第一次住宾馆。毕竟是第一次,吴维清记忆很深刻,“那次其他人都是各方面的艺术大师,就我是农民呢!”

    采访期间,记者请他一起到潮州吃了一餐饭,几个人才花了200多元,他连说:“天啊!那么贵?够我们一家半个月的伙食啦!破费,破费!”

    他的妻子吴素娟告诉记者,1980年她跟吴维清结婚时,家里很反对,就因他穷。但素娟看中他人老实而嫁给了他。那时的吴维清还主要依靠耕田过日子。到后来,吴维清什么家务都不做了,完全沉浸于泥塑之乐。

    为了生计,他教会了妻子简单又可赚钱的泥塑技术,素娟做起了成批的“喜童”和木偶头像。“喜童”是最畅销、最普遍的产品,是潮汕不少乡村结婚、产子、喜庆活动不可缺少的送礼佳品。

    而吴维清的作品却很难卖,知晓的人也不多。从捏塑成形到煅烧直至上彩,一个泥人起码要五天才能完成,数量有限。加上制作的时候只能用原始焙烤方式,成品率也低。这些,都让吴维清感到无奈,或许,这也是传统工艺的无奈。

    因为沉迷泥塑,吴维清一家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家在村里只属于中下水平。

    几年前,吴维清的女儿考上医学院,因家境贫穷而放弃了这机会,现在深圳打工。“过几天,我男孩也要参加高考了,如考上也是个问题啊!”吴维清觉得很对不起自己的家庭。

    “你只能自救!”一位官员曾经对他说。

    “我哪有能力啊,我是个农民啊,要发扬下去谈何容易,物力、资金……”提起大吴泥塑的未来,吴维清很担忧也很无奈。

    吴维清向记者说了他的期望:希望政府对类似他的民间艺人有所扶持,有关部门还可举办有关的培训班,他可把他所懂的全教给下一代,“但要给我发工资啊!”

    孤独的吴维清,孤独的泥塑……难道这就是传统艺术的宿命?

你是本文的第1038位读者
来 源: 金羊网
作 者: 邓勃、林桂炎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