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打铁匠两年手工打出

    潮州最牛打铁匠两年打出“紫禁城”

    62岁的广东潮州农民李维民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还表示要把《清明上河图》给“打”出来

    两年前,潮州农民李维民用自己小时候学会的打铁手艺,在废弃的祖屋里敲敲打打,两年后竟“打”出个“铜制紫禁城”,堪称潮州最牛打铁匠。“我还要把《清明上河图》给‘打’出来。”昨天,李维民对来访的记者说。这时的李维民,已经62岁。      

    最小的柱子细如发丝

  
   李维民的家在潮州市潮安县浮洋洪巷,一走进他家破旧的祖屋,迎面就看到一个木案,上头蒙着块布。李维民小心地掀开这块布,一片金碧辉煌的景象立刻展现在记者的眼前:城墙、城楼、亭阁、花木……这是一个精致的故宫模型,老人按照原型制作了几乎每个角落。精细到什么地步呢?记者留意到,自午门直出神武门,几乎每个大建筑的小指甲盖大的铜门都是可以推动的。而有些建筑上最小的柱子,粗细如同一般的头发。

    “这些都是用纯铜做的,用手工打出来,后来涂了一层金漆。”李维民告诉记者,“越小的东西越难打,像是城墙四角分布的四个亭子是最难打的,第一个(角亭)就用了4个月。”而老人的制作工具,仍然是他做打铁匠和修补匠时留下的剪刀、锤子等等。记者留意到,老人用的锤子大大小小就有十几把。

    还要做《清明上河图》

    “他两年前跟我们说要做《清明上河图》,我们都没在意。”李维民的儿子告诉记者,赋闲在家的父亲后来觉得《清明上河图》太复杂了,找到了一本《紫禁城全景图》和其他资料,就开始去尝试着做。“做出来后我们也觉得挺不错的。”李维民的儿子说。

    “光是铜就用去了差不多30公斤。”李维民告诉记者,这片房子里大大小小亭阁楼台有差不多200座,除了那些不多的小房子之外,每一个独立建筑都是不一样的,这也是李维民最为得意的地方。原本他还做了几十个亭子,但后来嫌它们太大都扔掉了。扔掉的东西还不止这些,之前李维民还做过自己家乡潮州最著名的湘子桥,24个亭阁也是每个都不一样。

    记者采访时,周围的邻居都围过来赞叹这个敦实黝黑的老汉的技艺。但李维民头疼的问题大家却不知道,因为刚开始的时候可没考虑这东西怎么安置,直到做出来这摆满屋子的“紫禁城”,才发现成了一个难题。因为,李维民仍然计划要继续用同样的方法,提起自己的锤子和剪刀去做一幅《清明上河图》。

    “这可能比眼前这个紫禁城还要大。”李维民告诉记者,眼下得想个办法,把地方给腾出来才好。

你是本文的第746位读者
来 源: 《广州日报》2008-02-03
作 者: 陈正新、林小乐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