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山许/后山刘/上下纷争中窑甲/槎船到岸黄泥来。”从这首潮州民谣之中,我们可以想象当年宋代笔架山窑场是何等的发达。那时,有许、刘二姓掌握主宰着窑场的命运和发展,他们皆是潮州巨室,许姓居前山,即现在的韩山,刘姓居后山(桃坑),即现在潮州市湘桥区东湖街道。有许申者,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初年,公元1009年任广东转运使。许氏一族,在潮汕历史上很长时期是大族望族。有刘允者,北宋哲宗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登进士,其子刘昉(龙图),刘景,也先后入仕。刘氏也是一方大族望族。
现藏广东省博物馆的北宋潮州笔架山卵窑白釉佛像铭文写着:“潮州水东中窑甲,弟子刘扶同妻陈氏十五娘,发心塑释迦牟尼佛永充供养。为父刘用,母李二十娘合家男女,乞保平安。治平四年丁未岁九月卅日题,匠人周明。”这条铭文中的刘用、刘扶父子,应该是刘允家族中的长辈,他们塑佛像是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比刘允登进士早30年。他们或许掌管笔架山窑场,居住在中窑甲。 中窑甲是笔架山窑场的中心窑区,槎窑业,柴窑业,竹篾业,做坯业,烧窑业多数都在这里。因为这里场地广阔,江岸平缓,便于船舶停靠,江岸堆放各种原料也十分方便。 现在在潮州市韩江东岸的潮安县老糖厂到维蘭中学,再往东北的老果子厂,方圆大约二公里的面积,就是中窑甲。 很多人都认为古代烧造瓷器都是柴窑烧造,其实是槎窑和柴窑两种行业,烧造方法各不相同,笔架山窑场多数是槎窑烧造,研究过笔架山窑的人,都认为笔架山周围的山岭都可以长期采伐柴草,供用窑场烧造瓷器,其实不然。这里濒临南海,山低林浅,哪来丰富的柴草,可以长年采伐。笔架山窑场的主要燃料,是从韩江上游的隍,高坡等山区采伐,每年之间8月到冬至,将蕨草(狼鸡草、山麾)、松柴和杂木砍伐收割之后,缚成捆,截成段。成段成段的柴木漂在江面上缚成槎船,堆砌上柴草,像楼台一样浮在江面顺水而下,来到笔架山中窑甲。随着槎柴业的发展,竹篾业也发展起来,上游的竹排上岸之后,篾工们便忙于破竹篾,做成筐蓝,用于装盛瓷器。 繁忙中的中窑甲,除了槎柴业,竹篾业之外,还有做坯业,烧窑业。从飞天燕等地来的瓷土堆放在这里,进行炼泥,滤水,陈腐,打泥,纳泥古。然后,圆器业和琢器业两帮工人开始拉坯,印坯,栽坯(晾干),利坯,施釉。烧窑工人在胎坯施釉后隔天,便将胎坯挑进窑厂,进行装窑烧造。 中窑甲启动着整个笔架山窑场的运作,在宋代由部族主宰和支配。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