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明代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地处粤东南澳岛的群众自发地从岛上遗留的“三保香炉”、“三保公树”和记忆中的“三保公庙”,追忆这位历史上七下西洋,六经南澳的伟大航海家。“三保公庙”供着郑和骑马木雕。

    南澳地处闽粤海际,海上交通十分便利,许多古代航海家都曾把南澳岛作为导航地望。郑和下西洋舟经南澳岛的史实也于20世纪80年代在《西洋朝贡典录》(明正德十五年黄省曾撰)和《交广印度两道考》等书中得以发现和考证。1995年,南澳县海防史博物馆馆长柯世伦在青岛参观海军博物馆时,发现在一张不大的郑和航海图中明显标有南澳的地名,另据原县政协副主席欧瑞木忆述,上世纪50年代初,深澳镇古城有一座占地数十平方的“三保公庙”。庙内神龛上,供着一批木雕:郑和骑着一匹大白马,目视前方,两侍擎旌,威武簇拥,四船六将,各随其后。庙内墙上,绘着郑和下西洋的大幅彩色壁画,但见浊浪排空,波涛翻滚,海面之上,桅杆如林,风帆如云,当年郑和船队下西洋的庞大气势和场景跃然墙上,栩栩如生。

    遗留“三保香炉”提供重要史实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有着极高考古和学术价值的“三保公庙”至今只存在当地百姓脑海中。据介绍,当时,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或重要节日,人们都虔诚的前往庙中祭拜,庙附近的人家也自发的清扫庙内外环境卫生,由此可见郑和在海岛群众心目中的尊崇地位。所幸“三保公庙”中的遗物———“三保老爷”石香炉被附近一吴姓人家收藏并保存至今。该香炉为一花岗岩石雕制,外观似斗,高17厘米,上下面平行,上面长25.5厘米,宽16厘米。宽两侧各有一孤形凸出的耳。垂直正面中间有一呈方形雕刻浅浮花纹图案,图案之上自右至左横排阴刻四字:“三保老爺(爷)”。为此更为郑和当年下西洋舟经南澳提供了翔实的佐证。“三保公树”年年结硕果

    在离原盖有“三保公庙”直线距离不足300米的深澳镇城皇庙内,生长着一株高大茂密、遮天蔽日的热带果树———菠萝蜜。当地老人都称它为“三保公树”,至今也有数百年的历史。那么,该树与郑和有何渊源?“三保公树”是如何得名的呢?

    当地文史学家推测,这株菠萝蜜极有可能是当年郑和下西洋时从印尼、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引进中国大陆栽种后,再由其部属从海南、湛江等地带籽上岛播撒的。令人称奇的是,解放后,岛上开始陆续从外地引进菠萝蜜种植,但不知为何,其它地方所种的菠萝蜜结出的果实就是不如城皇庙内的这株菠萝蜜果清甜爽口。据庙内的老人介绍,该果树结出的果最大时达三四十公斤。特约记者林楚南文

    

    

你是本文的第1329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日报》2005-07-17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