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揭阳市东山区沟口村,记者有幸见到了闻名海内外的“沟口老神曲茶”,只见制茶的大多是老人,年纪最大的黄宏江70多岁,黄锡坤今年50开外,当属其中年轻人了。
制茶历史一甲子全村只剩三四户 揭阳的神曲茶,又名“百草丹”,是用山普姜、山油麻和薄荷等中草药混和后经发酵制成的,有消食和中、除湿解暑等功效,是旧时贫苦人家的“四季平安茶”,曾远销香港及东南亚各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已难找到这种居家良药。解放前,沟口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做神曲茶,产品由汕头市一家公司收购后外销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很受华侨及当地居民欢迎。年纪最大的制茶老人黄宏江,10岁起便跟随祖父、父亲做神曲茶,已有60多年的制茶工龄了。改革开放以来,沟口村模具生产兴起,全村的主要劳力转向做模具。村里现在只剩下三四户人家业余做神曲茶,而且主要是为了完成汕头药商三番五次上门来“定购”的任务。面对“沟口老神曲茶”的前景,制茶老人显得忧心忡忡。 手工繁琐赚钱少制茶后继乏人 据制茶的老者介绍,制作神曲茶首先要到野外采集山普姜、薄荷和山油麻等草药。以前由于交通不便,采集原料要租用木船,雇上三四人,沿榕江而下,至汕头方向转道韩江逆流而上进入大山里。顺风航行可升帆,若遇上逆风,则要靠人上岸拉纤,步履艰难,每次往返数百公里,有时直达大埔县等地采集。如今陆路交通畅达,采药则改用汽车运输。 原料采集齐备后,要靠人工用特制的大砍刀把山普姜等草药砍成一颗颗谷粒般长短的碎条。由于用料的讲究,这细致的活儿只要做个把钟头,手便酸痛,一整天下来,浑身累得直不起腰,不小心还会砍伤手指。原料砍细之后,除去粗茎,放在屋里堆积、发酵,时间长短要视气温而定,一般是40天左右。草药发酵后,取出放到石臼里捣成膏状,筛掉不烂枝茎,用木模压实,再取出用手工做成如苹果大小圆球状,用干湿适当的莲叶包裹,成型后经太阳晒至完全无水份,才可装袋入库,整个过程最少要花费3个月,碰到阴雨天时间更长。此外,神曲茶的制作仍停留于手工作坊式,时间长,工序繁琐,赚钱又少,每粒约100克,仅卖6角钱,所以青年人都不愿做。而且现在的凉茶业也发展得越来越快,大多数设备齐全,制作方便。面对这样的局面,老人们无不忧虑“沟口老神曲茶”的传统手工制作工艺会因此而失传。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