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工艺是潮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它反映了潮州人的艺术素质、技巧水平、审美情趣以及人文景观、民情风俗等,也是潮州人聪明才智、心灵手巧的重要体现。经历一千多年的文化熏陶和不断创造,使潮州工艺在中华民族的艺术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形成独特的地方风格。
    潮州工艺主要可分二大类,一是雕塑艺术,包括木雕、石雕、瓷塑、泥塑等,一是刺绣艺术,包括潮绣、抽纱、珠绣、香包等,可谓多姿多彩,而工艺技巧则是巧夺天工。
    潮州工艺的历史,从唐代兴建开元寺保存下来的石雕文物和宋窑出土的洋人佛像等,可以追朔至唐宋时期。随着宋代以后的经济发展,至明清时形成鼎盛时期。位于市区铁巷的已略黄公祠,可以说是潮州木雕的代表,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副主任在参观后说,他走了很多地方,看了很多木雕,都没有这里的精巧;而位于彩塘的从熙公祠的石雕,曾被有关专家誉为“石雕一绝”。由张鉴轩和陈舜羌创作的“蟹篓”,曾在1957年获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铜质奖章;1978年由邓小平作为国礼赠送给金日成的三层通花瓷瓶,是由枫溪陶瓷研究所制作的。
    潮州木雕以金漆木雕著称,多用于建筑装饰以及家具陈设等,技法精细,金碧辉煌。有浮雕、沉雕、图雕、通雕等,特别是篓空技巧更是鬼斧神工。在画面的构思上也具有独特的处理,陈列于已略黄公祠内的清代大龛以及“湘子桥”、“王茂生进酒”等挂屏,都是上述高湛技艺的代表。
    潮州石雕以产石区桑浦山一带为著称,虽然近年随着闽南的石料的流入且质量超过本土而被逐渐取代,但从宋代王大宝墓前的石雕群到明代凤凰塔基座的石雕屏,都反映出潮州石雕工艺的水平。至于远近闻名的从熙公祠“门楼肚”石雕屏的牛索和屋檐的石花篮,已成为旅游、参观的“名牌”。
    潮州的瓷塑包括美术瓷和嵌瓷,美术瓷以枫溪为代表,以人物、通花瓶、花蓝等著称,近代林鸿禧的“戏出”人物(《十五贯》、《陈三五娘》)等和陈钟明的《金陵十二钗》等,都曾在全国获奖并产生影响。嵌瓷基本属于民间艺术,主要用于建筑物的装饰,以祠堂和庙宇为多见,目前开元寺建筑物屋脊上的双龙抢宝等,可说是嵌瓷的代表。此外灰塑在一些祠宇也有广泛的运用(如外江梨园公所),而嵌瓷的造型胚胎为灰塑。
    潮州民谚有“大吴安仔,银湖小姐”之说,大吴与银湖为潮安县浮洋镇毗邻的二个村,大吴以泥塑出名,而银湖则多为不出门的“绣花姑娘”。“安仔”系指泥塑人物,大吴的泥塑曾与天津、无锡的泥塑齐名,为我国三种不同的泥塑风格。大吴著名的泥塑大师吴潘强可以一面与被塑者谈话,一面用手将对方塑出来,栩栩如生。潮州的花灯屏人物、纸影人物等,都是出自大吴。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和解放后反封建迷信,大吴泥塑已逐渐失去昔年的风采,但一些民间艺人仍不时为海外客户制作所需的“安仔屏”和供应“纸影班”。
    我国有京、湘、苏、广四大名绣,而潮绣正如潮菜被包含在粤菜中一样,也归入了广绣。其实潮绣和潮菜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越广绣和粤菜(有人认为广绣应以潮绣为代表)。
    传统的潮绣分平绣和垫绣(或称顾绣、金银绣)二大类,平绣以枕套、帐眉、服装点辍为主,垫绣以戏服、神帐、床裙、 挂屏为主,历史上平绣主要是家庭女工,而垫绣则多为男工,清末民初,曾因在博览会获奖而被誉为“刺绣状元”。抽纱是一百多年前随着传教士传入的,但经过潮艺人和“绣花姑娘”的创造发展,已是享誉海内外,六十年代在农村普遍建立抽纱场,其技艺已发展至数十种,主要用于家具的装饰和服装等。近20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又出现了机绣的新品种,但手工工艺仍然具有较高价值。
    珠绣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以高档时装为主,其工艺包括穿珠和绣,也是潮州传统刺绣的新发展,并成为我市的出口产品的名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潮州的工艺不论是雕塑还是刺绣,其共同特点是工艺细腻,装饰性强,典雅大方,清新流畅,尤以人物见著。如垫绣中的人物脸部,其绣工是极度精巧;而雕塑中的各种变形人物和动物,既保持着其特有的形象,又恰如其分的加以夸张,形成一种具有新意的艺术品。至于花鸟虫鱼,民间艺人都能驾轻就熟,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施展其才华,形成了百花齐放,互相竟赛的发展局面。这些,都与潮州这一地域在历史上的深厚文化积淀有着密切的关系。

你是本文的第1355位读者
来 源: 潮州广播电视中心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