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非物文化遗产“英歌舞”历来是表现水浒梁山英雄好汉攻击大名府的故事情节,以豪放、遒劲闻名遐迩,被誉为“中国汉族男子汉典型舞蹈”。其在潮汕一直都是依附于民俗活动而存在和发展的艺术形式,且随着历史的演变,在不同地方形成各异风格。
    英歌舞的渊源可追溯至明代甚至更远。从英歌舞的脸谱、领舞者手中使用的道具———蛇,表演时发出的叫声,传统英歌后棚中的“伯公”、“伯母”以及英歌舞驱鬼逐邪的原始功能来看,英歌舞是古代中原的傩舞与祭祀礼仪等文化遗存的沿革和变化;从英歌舞的表现内容和形式、队形构图、主要动作和道具使用等方面来看,英歌舞又具有北方大鼓子秧歌、花鼓的特征。据《潮阳县志》有关祭孔记载及《中华全国风俗志》下卷七记述;“潮州人于新岁中,有足令人解颐者,即斯地所谓唱莺歌是也,其戏以三十六壮年男子饰梁山英雄,半执木棒,棒长盈尺;半执小鼓,鼓大如碗,举步亦趋亦跳,进退不紊。棒声、鼓声,劈劈冬冬,殊可哂也。”也证实了傩文化的转化形态。
     英歌的舞者一般都为武士打扮,除打鼓者外,都手执一尺至一尺四寸的一对彩色木棒,配合锣鼓、螺号和吆喊,敲击舞动,穿梭跳跃,节奏迅猛强烈。英歌舞的击棒法(俗称扣槌)有左敲、右敲、上敲、下敲(胯下敲)、背后敲等。英歌舞队列变化多样,有长蛇挺进、双龙出海、四虎并驱、二龙相斗、大八字、梅花桩、粉蝶采花、孔雀开屏等。
     经过几百年漫长岁月的演绎,英歌在广泛的流传中形成不同的流派、风格,若按舞蹈节奏的板式划分,大致分为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和快板英歌三种。
    慢板英歌节奏较慢,所用舞棒比其他流派长,约为1.6尺至1.8尺,其基本舞法是三下槌或四下槌构成一组动作,运槌特点主要是慢中见势,势中显气,凝重古朴而又舒展优美,
    中板英歌的节奏较之慢板英歌略快,所用舞棒约为 1.4尺左右,基本舞法有打五下槌、七下槌构成一组动作的,也有打八下槌、十下槌构成一组动作的;锣鼓点与慢板英歌有明显的不同,前者鼓点中间有停顿和拉长,后者则是连续敲点。古朴中现圆活。
    快板英歌的节奏快,鼓点紧,并随着队伍的阵势开合而多变,所用的英歌舞棒较短,约1.2尺左右,运槌灵便。快板英歌一般分为三类:对打套式、南山文派和南山武派。在舞蹈过程中,间或出现“渡江”的表演程式,使得舞蹈旋律具有峰回路转、浓淡有致之妙,这是南山文派独有的特色。南山武派英歌的队伍结构和表演形式,类同南山文派,所不同的是武派没有“渡江”形式,武派的特点是在阵图的变化中,每每出现一组由打二十多棒到三十多棒的“敲击组合”,突出“武”的威勇,使得场面更加雄奇壮观。
    英歌舞的表演可穿街过巷,边舞边行进,也可以在广场或空阔的固定场地表演。英歌舞表演时分为前棚和后棚(即前部分和后部分)。前棚为英歌,这是英歌表演的主要部分,后棚是折子戏和武术打布马表演。英歌前棚表演的道具为圆形短槌和手鼓,表演者约一半舞槌,一半击鼓,也有全部使用短槌的。表演者人数没有固定,除队头玩蛇者外,舞槌、舞小鼓的大体为16人、24人、32人或者36人、72人,可多可少,灵活机动。动作有“洗街”、“拜年”、“布田”、“背槌”、“勾脚”、“过跨”、“坐莲”、“麦穗花”、“8字形”、“接龙骨”、“杀四门”、“双龙出海”等。
    英歌后棚是折子戏和武打、布马的化装表演。“打布马”是腰部以下用布和竹架装扮成马状、作骑马姿势、头戴官帽、长着八字胡须、手提双锏的表演者与另一扮成和尚、执长棍者对打,最后以民方打败官方结束(故事源于普宁里湖坟头庵的传说)。英歌全套的表演程式较为复杂、大型,各种人物一应齐全,要求严格,但也在不断变化,现在大部分的英歌表演只取其较为简练的英歌前棚。

你是本文的第1221位读者
来 源: 粤东周末网
作 者: 蔡述湘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