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英歌舞:独特的土风武舞 文化习俗 图1张

     在广东潮汕地区,汉民族民间广场武舞——“英歌”十分流行。它古朴、雄浑,豪放,场面恢弘,气氛热烈,有着独特的舞步与棒击技巧,既是土风,又是武舞,把舞蹈、武术和演唱融于一身。

  潮汕英歌舞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一种是秧歌说,一种是傩舞说。即现在的英歌是从古代的傩舞进化而来的。傩舞是一种反映宗教意识和艺术特征的形式,有学者认为英歌舞跟我国古代所进行的春季驱傩仪式有相当密切的关系,有它的历史渊源。另外还有白莲教农民起义的仪式说,这是近年个别学者的一种分析推断,聊存一说。

  现在,最广为人们接受的是“秧歌”说,即潮汕英歌舞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来源于中原的秧歌,主要从山东鲁北的“大鼓子秧歌”和鲁西的“柳林秧歌”脱胎来的。因为英歌与“秧歌”在潮州话里的发音比较相近,故称“英歌舞”。究其渊源,山东是梁山泊的所在地,故英歌舞则取材于梁山泊好汉江州劫法场救宋江(一说是乔装江湖艺人攻打大名府救卢俊义)的传奇故事。不管是江州劫法场还是攻打大名府,当时的梁山聚义尚未到“108名好汉排座次”的程度(何况还有若干好汉被囚狱中),而英歌舞者扮成梁山泊众男女好汉108人,只能理解为英歌舞是以梁山故事为由头,外现大众英雄观的集体娱乐,而不是学究式的“史学表演”。

  英歌舞者着戏服画脸谱,双手各执短棍,随着热烈而有节奏的锣鼓声奋然起舞,动作苍劲有力,形象性强且带寓意,如“背槌”的动作似抽刀拔剑,“布田”动作有如打绑腿抽匕首,“拜年”动作似振臂宣誓,“洗街”酷似浩荡队伍过江……英歌舞姿刚劲豪放,节奏强烈,威武壮观。它属于土风武舞,和内地那种腰系长彩带边扭边行进的大秧歌大异其趣。

  初期,英歌舞的表演形式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前、中、后棚。前棚是“唱英歌”,队员的装扮,是严格按梁山好汉的形象来打扮的。司大鼓的有作宋江打扮的,也有作别的梁山英雄打扮的;领头的舞槌人,左队头槌是秦明或者是挂黑须的李逵,右队是杨志或者是挂红须的关胜,二槌是林冲,三槌是鲁智深、武松。按以前的表演要求,即便是梁山的女英豪,如扈三娘、顾大嫂、孙二娘等,也得由男性扮演,现在很多英歌队已加入了女队员,其扮相更加自然,贴合身份。

  中棚是由小戏、杂耍、武术等表演项目组成,后棚是压轴戏,俗称“打布马”,即庶民打赃官表演,是一个既有民间生活情趣、又带讽刺意味的项目,有点类似现代企业中设一间“员工情绪倾泄室”、让员工尽情捶打“董事长”“经理”以泄恨的况味。中、后棚的演出程式比较繁杂,为了便于演出,现在的英歌舞则大多去掉了演小戏、比武艺的中、后棚,只保留了前棚部分——舞棒。

  潮汕英歌舞过去以自然村落(或生产队)组成,以青壮年为主(梁山泊女英雄也为男子所扮),现在则老少都有,甚至还出现了女子英歌舞和少儿英歌舞,因各地各村大小不一,文化素质和舞艺传承有异,因此不同的英歌舞队伍人数之多寡,舞蹈节奏之疾徐,击槌技法之繁简,各有殊异。潮汕英歌舞的成员平时各忙生计,需要表演和集训时才集中到一起,直到现在,其传承仍然依靠各村师傅以老带少代代相传。

  英歌舞的队形一般是纵队两列,人数一致,这样一来就有利于游行时保持队伍的整齐。同时,这两列纵队还能随时变化成各种对称或者不对称的阵形,据说其阵形暗合中国古代兵法的布阵讲究。 英歌舞的主要表演道具是每人手攥两根圆木棒,名为“英歌槌”,棒长约为1.2尺到1.8尺(女子用的一般是1.2尺)。“英歌槌”的打法,按槌花运动的差异就有直槌和横槌两种。  

  英歌舞的分类有很多种方法,一般的是以英歌舞蹈节奏的板式来划分的,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快板英歌。其中尤以快板英歌的节奏更加疾速,更加勇猛,鼓点紧凑,动作起疾徐起伏,阵势开合有致。气氛热烈,大有“沙场征战”那种威武的气势。

  在潮汕民间,英歌舞象征吉祥、欢乐,寄托着潮汕人驱邪除恶勇于进取的愿望,每逢新春、元宵等佳节或重大喜庆之日,很多乡村锣鼓喧天,棍声清脆;在乡里广场可见舞者和观舞者,无论男女老幼,可谓群情鼎沸。1953年,潮汕英歌舞队曾到北京怀仁堂为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作了精彩的演出。改革开放以来,英歌舞多次参加广东省民俗节庆、港澳回归祖国庆典等大型活动,深受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喜爱。现在,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英歌舞出现的场合也越来越多了。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或者在迎接外宾、新校舍落成、大型工程项目奠基典礼等场合,都可以欣赏到英歌舞的表演。英歌舞已由以前祈求神灵保佑的仪式变成了现在庆祝喜事的活动。

  英歌这一民间广场舞蹈,反映了潮汕人民自信自强、“欲拼正会赢”的进取精神和创造新生活的英雄气概,富于人民性者自然富于传承性,颦鼓阵阵,神采飞扬,它势必一代代地传承下来并不断地发展。

你是本文的第872位读者
来 源: 《潮州日报》2011-11-10
作 者: 陈放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