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海地处韩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人口稠密,是个鱼米之乡。旧时农村乡社春日的游神赛会中的文艺活动十分活跃。其中最为引动人心的是在游行队伍中的动物舞蹈。这些动物舞蹈除舞龙、舞狮外,还有群众和民间艺人自己设计创作的骆驼舞、蜈蚣舞、麒麟舞?鲤鱼舞、白马舞、孔雀舞、鳌鱼舞、双鹅舞等。这些动物舞蹈,有的以富于情趣见长,如双鹅舞,是依据潮州大锣鼓乐曲《双咬鹅》而创作,使音乐形象与舞蹈形象互相交融,相得益彰。两只一丈多高的狮头鹅,或拍翅奔走,或互相咬斗,加上一个戴头具的大头牧童,挥舞竹鞭,或驱赶双鹅,或与鹅嬉戏,情趣盎然,逗人喜爱。
    澄城西门的蜈蚣舞,设计者别具心裁,既有分节的躯体,又有爬行的节肢。里面还透射着红色灯光,通体发亮。操演者猫着身子,张开马步,藏在道具里,没有一定武术功底是不能胜任的。表演时配以大锣鼓音乐,或匍匐爬进,或弯转屈伸,十分生动。最后还加上喷火吐珠造成高潮,在夜晚观看,更觉壮观。
     莲阳永新的鳌鱼舞,其道具造型则取自宗祠建筑中的鳌鱼图案,头似龙,身似鲤。这是神话中的动物,取“鲤鱼化龙”的寓意。表演时除执掌鱼尾和弄珠人的外,所有的操演者都藏在鱼膛里。鳌鱼在鼓乐声中舞动,或摇头摆尾悠然游弋,或冲浪腾跃,一往无前。中间还可以出现仙童骑鳌吹箫或舞长缨,助以群声唱词。  
    澄海动物舞蹈之所以蔚为风气,屡演不衰,还因为它具有较强的时尚性特点。由于它的群众性和浓烈的艺术性,所以在解放前已跳出了单纯为祭神礼仪服务的目的,更多地起着满足群众文娱要求的作用。
    

你是本文的第2264位读者
来 源: 《潮汕民俗大观》
作 者: 周镇昌、于六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