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鼓舞流传于陆丰县的新铺、东铺、新寮和汕尾、海丰等地,一般是在春节至元宵节喜庆活动中进行“闹春”表演。
    据传,海、陆丰的钱鼓舞来自福建。元末明初,福建闽南移民南迁时,将钱鼓舞带到海、陆丰等地。据乾隆《海丰县志》载:“万历十七年(1590)异邑民入界。”当时有福建漳浦一带的大批移民迁徙入海、陆丰定居。据大安钱鼓舞艺人黄瑞(1900-1989)说,他的祖辈从福建闽南迁徙至陆丰大安时,就带来了钱鼓舞,传至他手已有二十二代了。从钱鼓舞的音乐、唱词和舞蹈风格来看,均与福建的“南音”、“梨园戏”的形式、风格如出一辙,且都有采用福建闽南语来演唱。
    钱鼓舞是歌舞结合的表演形式,以舞蹈为主,伴唱起烘托作用。在不同地区有两种表演风格:以东海镇新铺村为代表的一种,具有委婉优美和自然流畅的风韵,歌词内容主要是叙述古代一书生郭华,在赴京应考的路上,与宰相之女王月英一见钟情,相约到相国寺会面。当月英赶到相国寺,见郭华被友人灌醉,遂留下一只绣花鞋惆怅而去。谁知绣花鞋被他人拾去,并被诬陷其与人私通。月英无奈,含冤带着婢女流落他乡,沿街卖唱度日。以碣石镇东铺村为代表的另一种,则具有粗犷和南派武功柔中有刚的特色。歌词主要叙述古代元宵夜观花灯,云英与沈郭相爱的故事,故事情节虽不同,但多是表现忠贞不渝的爱情、反抗封建婚烟以及男女青年对美好幸福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钱鼓舞由十二三岁左右的男、女童各一人表演。男童身穿绿色服装,手执八角形钱鼓,用手摇颤或撞击钱鼓发出镲镲的清脆声响。女童身穿紫红色服装,双手各执两片竹板,用手摇颤或夹击发出嗒嗒声响。两人相对而舞,默契配合表演。表演时,观众围成一个圆圈,伴奏(唱)演员在观众的一边就座。圆圈中间铺上一张四方草席,表演区的构图恰似一枚铜钱形状。传统钱鼓舞,舞蹈语汇是丰富而繁杂的。以歌伴舞,叙事性较多,语汇中的绝大多数健康向上富有表现力,主要动作和套路有“三钱指”、“转鼓”、“抖鼓”、“笃鼓”、“磨鼓”、“叠脚横鼓”、“画眉抖鼓”、“帮弓撩鼓”、“勒马过身”、“插花”、“蹬跳相会”、“穿针绣花”、“弄蟾蜍”、“抛接鼓”等动作。舞蹈开始时,在钱鼓舞伴唱曲中,按主要动作和套路顺序,沿圆圈与四方形翩翩起舞。然后接奏各首乐曲。每转换一个曲谱,舞者都按舞蹈动作的套路顺序及调度从头至尾重复做一遍。如此周而复始,循环表演。最后以抛接钱鼓形成高潮,直到舞完曲终。由于特定的叙事性故事和老艺人制定的顺序套路限制,使钱鼓舞不能更好发挥其抒情和跳跃的情绪。建国以来,钱鼓舞得以继承发展和创新,有的钱鼓舞班将原来的双人舞改编为四人舞或群舞。一些群舞“绣春图”、“金风花开”等舞蹈作品还汲取钱鼓舞比较有特点的主要动作,如“三钱指”、“抖鼓”、“插花”、“蹬跳相会”、“穿针绣花”、“抛接鼓”等,破除原有的老程式、老套路、老招数,变化原有动作形态、韵律,演化出新的情绪,大胆地吸收其他舞种的语汇,使作品更丰富多彩。
    钱鼓舞伴奏主要由民乐和伴唱者承担。主要乐器有:两支或四支竹笛,劳投高弦(大弦)以及大鼓、钹、月锣、云锣、五劈(五片串在一起的竹板)等打击乐。伴唱由六至八名男女混声演唱,伴奏(唱)主要根据舞蹈情绪的变化,灵活掌握音乐速度的快慢。打击乐主要起渲染气氛、烘托情绪的作用。
    钱鼓舞的跳法:表演时,观众围成一个圆圈,伴奏 (唱)者在观众的一边就座,圆圈中间铺一张1.5米左右见方的草席,构成铜钱状。两名十二三岁的男、女童,男童执八角鼓,女童执竹板,面相对围席而舞。
    《钱鼓舞曲》  二童上场,男做“转鼓”,女做“抖板”,沿逆时针方向围席走两圈。然后面相对,按序从动作3做至动作12,并围席逆时针方向逐渐移动。
    

无限反复  按序从动作3做至动作12,继续沿逆时针方向移动。

    

无限反复  反复一遍

的跳法。

    

  按序从动作3做至动作14,移动方向同前。

    

  按序做动作8“帮弓撩鼓”、动作10“插花”、动作11“蹬跳相会”。然后男童站右“踏步”,手做“转鼓”,女童右“旁弓步”深蹲,双手于右“高低手”位夹击竹板一下,二人眼看左前亮相。

    

  二人同上场动作,围席逆时针方向转一圈后下场。

你是本文的第2609位读者
来 源: 潮汕民间舞蹈
作 者: 潘壮勇、黄文宣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