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宁,每逢春节、元宵以及喜事庆典,必有英歌舞表演。这种英歌舞表演,群众称为“唱英歌”。普宁绝大部分的乡村都有英歌队,多的一村有5支英歌队,人称普宁为“英歌之乡”。

    普宁英歌的来源有多种传说,主要的有二种。其一是:300多年前,外江戏(汉剧)曾来普宁演出宋朝梁山好汉下山攻打大名府救出卢俊义的故事。其中有唱有舞,当时称为唱英歌。后逐渐将“唱”的部分删去而保留其棒舞部分。其二是:明末清初,阶级矛盾尖锐,封建地主、官僚豪绅残酷欺压农民,为反抗压迫,群众借唱英歌为名练习武艺。相传最早的是旱塘乡的一位农民,为反抗本乡的封建地主压迫,在其父亲的安排下,徒步到少林寺学习武艺。回来后,因慑于封建势力,不敢设馆传武,便把学到的武艺改编成英歌舞,传教于东、西、南、北、中五个门头。久之,遂发展成为一种流传于民间的艺术形式——英歌舞。

    普宁英歌的类型多种多样,有的基本动作是提棒与眉平,扣棒在胸前,平屈臂,马步前进,多用侧踏步,雄壮有力;有的是扣棒在胸前,高提臂,单跳步,有气魄;有的则是扣棒在下,从下而上,双提臂,单踢腿,步幅较大,槌花优美。

    英歌舞的表演可以穿街过巷,边舞边前进,也也可以在广场或空阔的固定场地表演。英歌舞表演时为前棚和后棚(即前部分和后部分)。前棚为英歌,这是英歌表演的主要部分,后棚是折子戏和武术打布马表演。英歌前棚表演的道具为圆形短槌和手鼓,表演者约一半舞槌,一半击鼓,也有全部使用短槌的。表演者人数没有固定,除队头玩蛇者外,舞槌、舞小鼓的大体为16人、24人、32人或者36人、72人,可多可少,灵活机动。舞者扮演的是宋朝梁山泊的英雄好汉,所以舞者的化装脸谱是根据梁山泊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而定的。如关胜(或杨志)红脸红须,李逵黑须满腮、倒钩,鲁智深和尚装束,武松则为白脸。服装则与京剧中的“紧身短打”相似,上身坎肩,脚是“人”字形的裹腿。以前,每个人身上还挂着一块标明梁山泊英雄姓名的小牌。不管表演时的人数多少,每个表演者的脸谱和服装各代表一个梁山泊的英雄好汉。英歌舞表演气势磅礴,有时稳如泰山,有时动若银蛇,有时如凶鹰俯察,有时又如猛虎下山。动作有:“洗街”、“拜年”、“布田”、“背槌”、“勾脚”、“过跨”、“坐莲”、“麦穗花”、“8字形”、“接龙骨”、“杀四门”、“双龙出海”等,惟妙惟肖地表现了英雄好汉团结战斗、生死与共的英雄气概。英歌锣鼓,节奏明快、铿锵有力,配以螺号及舞者的吆喝声,更显威武雄壮。英歌后棚是折子戏和武术打布马的化装表演。“打布马”是由一腰部下身用布装扮成马状、作骑马姿势,头戴官帽,长着八字胡须,手提双锏的表演者与另一扮和尚,执长棍的人对打,最后以民方打败官方结束。故事源于普宁里湖坟头庵的传说。英歌全套的表演程式较为复杂、大型,各种人物一应齐全,要求严格,但也在不断变化,现在大部分的英歌表演只取其较为简练的英歌前棚了(也即舞蹈部分)。

    以前,英歌队所祭之神是田元帅。据说,英歌开练和每一阶段的表演结束都要拜一次神。英歌舞队员在群众心目中是英雄的形象、吉祥的象征、驱邪的魔力,每位有幸被挑选为英歌队员的青年,都会觉得无尚光荣,所以英歌舞能代代相传。

你是本文的第2408位读者
来 源: http://www.gdwh.com.cn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