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蜈蚣舞、陈厝洲双咬鹅、永新鳌鱼舞、东门城东骆驼舞……澄海先民一代代动作相传,创造了独特的民间广场动物舞蹈。从某种意义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方法、技艺、巧思,是巧夺天工。它存在于一代代的口口相传,手手相递之中。澄海动物舞蹈,一代代人以动作相传,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篇章。上述这些曾经流传于潮汕大地上的动物舞蹈,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的直至今天还在发扬光大,而有的则悄悄地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如何加以传承保护,使之不被湮灭,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动物舞蹈曾遍及澄海城乡

    动物舞蹈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存在于澄海迄今已逾百年,它的兴起有其历史渊源。解放前,澄海各乡社的游神赛会风俗十分盛行。每逢这种祭神的日子,便要请神游行,礼仪极其隆重,其中也少不了各式各样的民间文艺活动———动物舞蹈的参与。最早的是骆驼舞。清同治、光绪年间,常有北方人牵着骆驼南来至澄海贩药卖艺,由于南方没有骆驼,百姓见到后都觉得很是新奇。一些民间艺人便据此创作了骆驼舞,以投人们所好。此后,取材于动物的舞蹈创作在澄海城乡日益盛行。据了解,除了传统的舞龙、舞狮外,还有群众与艺人自创的鳌鱼、蜈蚣、麒麟、青狮、白马、老虎、孔雀、鲤鱼、龙灯、双咬鹅等十余种动物舞蹈,起到与骆驼舞互相媲美甚至更胜一筹的效果,形成一种民间舞蹈的门类,使这种游艺民俗活动的范围更广,更加深入人心。

    动物舞的舞技,是一种把优美舞姿与武术融为一体的独特动作。澄城西门的蜈蚣舞,表演者必须以半蹲的姿势起舞才能惟妙惟肖。它运用武术的“双下堂”、“丁字马”、“单弓”等动作,蜿蜒穿梭,构成水波纹、蟠四柱、蟠梅花点等优美舞姿,同时以快速咬尾、翻肚、吐珠等高难度招数,将表演推向高潮,引人入胜。有的以富于情趣见长,如双鹅舞,是依据潮州大锣鼓乐曲《双咬鹅》而创作,使音乐形象与舞蹈形象互相交融,相得益彰。两只一丈多高的狮头鹅,或拍翅奔走,或互相咬斗,加上一个戴头具的大头牧童,挥舞竹鞭,或驱赶双鹅,或与鹅嬉戏,情趣盎然,逗人喜爱。

    澄海动物舞蹈之所以蔚为风气,屡演不衰,还因为它具有较强的时尚性特点。由于它的群众性和浓烈的艺术性,所以在解放前已跳出了单纯为祭神礼仪服务的目的,更多地起着满足群众文娱要求的作用。

    后继乏人面临失传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辈人心中记忆的青狮、白马、老虎、孔雀等动物舞蹈,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里,就连在澄海最早出现的动物舞蹈、有着较高艺术造诣的骆驼舞,也因为后继无人,现在已经宣告失传。曾经和西门蜈蚣舞一起入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的莲上永新鳌鱼舞,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演出之后,已经有十多年没有露过面。赫赫有名的西门蜈蚣舞,不久前也一度受到了来自佛山西樵蜈蚣的挑战,引发了版权之争。

    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理事、澄海文化馆艺术顾问周镇昌先生认为,部分澄海动物舞蹈失传,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麒麟舞、鲤鱼舞等虽曾饮誉一时,但影响不深,因存在年代较久远,后继无人而失传。而青狮、老虎、白马、孔雀、龙灯等舞蹈,是在解放后为适应盛大节日文艺活动的需要而即兴组织起来的,大部分缺少自己的特色,被自然淘汰。

    永新鳌鱼重出江湖

    鳌鱼舞初创于1943年。上世纪30年代,原广东省农业厅副厅长余锡渠在家乡永平村(今莲上镇永新村)搞地下活动时,经常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形式,组织和发动群众支持革命。1943年,中共永平支部为配合抗日宣传,在支部领导人余锡渠的倡导和组织下,创制了鳌鱼舞。当年,余锡渠开展地下革命,经常借鳌鱼出游机会,让鱼背上的“渔女”吟唱地下党创作的革命歌谣,进行宣传鼓动,令反动派防不胜防。因而鳌鱼舞这一舞蹈形式,具有与别的动物舞蹈所没有的革命色彩。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民间艺人不断丰富完善鳌鱼舞的表现形式,配以曼妙翩跹的“鱼灯舞”,众星捧月地衬托出“鳌鱼”的昂藏气势,又增加鳌鱼舞的层次感,营构斑斓多姿的海底景象。鳌鱼舞经过第一代创作者余锡渠、余阿糯,第二代余书卷、余汉源、余仲坚,第三代余宗泰等艺人不断琢磨,对鳌鱼舞的道具和表演形式反复修改而完善起来的。

    年底澄海区举办的金秋联谊会上,蜈蚣、龙虾、双咬鹅在海内外嘉宾面前大展风采,赢得一片赞赏之声,这些深深地刺激了鳌鱼的传人,他们下定决心,要使潜伏“水中”十多年的鳌鱼重出江湖,也使当年享有盛誉的鳌鱼舞不致于失传。村里的艺人们拿出原来的老鳌鱼骨架,重新买来丝纸,扎起了一条长约10米的鳌鱼。又召集来村里的青壮年进行培训、排练,准备在今年春节期间一展永新鳌鱼的风采。

    保护民间文化要靠老百姓

    周镇昌先生认为,这些民间舞蹈,它既然来自民间,生命力也就存在民间,这种草根性注定它有很顽强的生命力。在近几年,澄海民间艺人又创作出龙虾舞、麒麟舞等一批全新的动物舞蹈。“民间的东西,既然深入民心,就不会轻易消失,再过一百年也不会。”周镇昌先生说。从“西门蜈蚣”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西门蜈蚣”在历史上也曾经有几次蛰伏期,有的时间还很长,如抗战时期潮汕沦陷前后,蜈蚣舞就多年没有活动。但抗战胜利后,蜈蚣又舞了起来;又如文革期间,蜈蚣舞也经过十年的蛰伏,但文革过后又恢复了活力。

     澄海动物舞蹈,许多是当地农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过程中所创作,民间文化保护的希望在于农民,保护的靠山就是农民。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最终要落在一个“民”字上!保护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人民生活的福祉,人民自己对自己创造的民间文化的挚爱是保护的原动力!只要人活着,文化就不能死,不会死!这就是民间文化的根,这根在农村,在农民心底里。   

你是本文的第1268位读者
来 源: 《汕头特区晚报》2007-02-04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