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省首届民间艺术欢乐节上,一支人人武士装束的队伍,绘梁山好汉脸谱,手执小木棒,随着“锵、冬锵、隆冬锵……”的锣鼓声,有节奏地敲击着,且舞且行,分外引人注目。这便是闻名海内外的潮阳县成田镇西岐村的农民英歌舞队。
    西岐英歌,是民间广场男性情绪舞蹈,已有悠久的历史。在潮阳英歌的快、中、慢各种不同风格中,它属于快板英歌,以动作勇猛刚劲、舞姿丰富多彩、阵势变化无穷而著称。西岐英歌表演的是梁山泊好汉攻打大名府的故事,既保留传统英歌舞的风格特点,又大胆吸收了“南拳”中的徒手、拍刀、拍槌、踢刀、拍鞭等武术技艺,溶化戏剧的表演手法,使两支小木棒的击拍表演,更富有节奏感与艺术魅力。
    西岐英歌有着光荣历史。一九三O年,大南山游击队曾以英歌队大锣鼓作掩护,撤出大南山,经过西岐,周修兴曾留在西岐播下革命的种子。现在的西岐英歌队是一九五三年组建的。当年,西岐乡为庆祝“国庆”,再请周修兴传授英歌“单打”、“对打”等八个套式。一九七O年春节期间,擅长武术的青年教练洪乌仁对英歌队原有的打法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从南拳“散手”中选择了大战马、割腿、大铁夹、弓步、三角马等步法,吸取了通天滚手、玉人照镜、老树盘根、利刀削竹、背棒、山中擒虎、燕子翻身、魁星踢斗、雄狮开口等打法,重新设计了单打、对打、三人打、四人打而编成了上八套和下
八套打法。一九八四年春节活动期间,他们又进一步发展了蝴蝶、梅花等十个舞蹈表演图案,并把套式增加至二十套,熔舞蹈、戏剧、南拳于一炉。既继承了潮汕英歌传统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这支英歌队,几乎全是青年农民,有的是专业户,有的是外出搞建筑的民工,有的是跑供销的业务员。为了迎接欢乐节,他们放下手中活路,集中排练了二十多天。欢乐节期间,他们每天至少有二场演出,早上五时多就得起床化妆,几名化妆师得用两三个小时才能把脸谱绘完;每场演出,队员们挥汗如雨,筋骨瘦疼,演罢卸装,得过了午夜才能安睡。但他们为了更多人的欢乐,不辞辛苦,始终保持饱满的演出情绪,那威武雄壮的精彩表演,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广泛奖赏。
    (原载《南方日报》

你是本文的第1540位读者
来 源: 《潮阳英歌舞》
作 者: 陈创义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