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牌是远近闻名的“潮乐之乡”。早在民国时期,石牌村曾出现十六班潮州大锣鼓标旗队,游行到二十多里的潮安沟下村,轰动沿途各地观众。曾于2002年代表揭东县参加庆祝揭阳市建市十周年庆典,2004年参加澳门回归五周年巡回庆典,载誉归来,更显“潮乐之乡”的丰厚底蕴。 据资料介绍,石牌村建于元朝末年,即公元1366年。肇基祖感隆公羡慕桑浦山石龟峰山脉灵秀,山之西麓平地广阔,又瀕临榕水,利于立基创业,遂定居于此,这就是今天的石牌村。 自建村后,村民们艰苦创业、勤劳俭朴。因此石牌村发展迅速,人文蔚茂。村民们在劳动之余,演奏潮乐,自娱自乐。到清代,石牌村的音乐活动已有一定的内容及形式了。当时的庙会及社戏甚为热闹,且年年举行,而这些庙会及社戏是潮乐的载体。每年的庙会都有文艺化装游行,参加游行的人员穿着古代盛装,队伍以马头锣开路,其次有标旗队,最后是潮剧片段表演和潮州大锣鼓,人员近百人。一时间旌旗招展、鼓乐喧天、热闹非凡。游行当天,远近群众都来观看,人山人海甚是热闹,展现了一派文明祥和的欢乐气氛。 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五日妈祖诞辰纪念日,更是石牌村最盛大的庙会,妈祖出游、妈祖回宫都由大型锣鼓队伴随。鼓乐喧天,万人空巷。由于有这个民俗,故村里每年都早早地培养训练一批音乐人员,以备游行之需。这些音乐人员上至领奏下至一般人员全是本村人。在庙会期间,上演《苏六娘》、《郭子仪拜寿》、《四郎探母》、《荔镜记》等传统剧目。这些传统潮剧以轻婉低回的唱腔、优美抒情的设色布景、寓教于乐的形式使村民受到良好的教育。 除了每年的庙会、社戏活动外,石牌村的各小村和私人还开设了十多间弦间,配备了潮乐乐器,定期开放和练习。每逢喜庆日子或清风明月之夜,乡间远近飘着儒雅的丝竹之音,令人不自觉地沉浸于优美抒情的氛围之中。 解放初期,石牌村成立了“石牌乡文艺宣传队”即“石牌潮剧团”。石牌村涌现了一批知名的音乐人才。有前揭阳潮剧团领奏蔡若辉、蔡泽光父子,司鼓蔡红脚、蔡邓炎。原揭阳市潮剧二团领奏蔡惠文。著名的唢呐演奏家蔡锐辉,潮阳潮剧团领奏蔡培辉,名丑蔡如松,蔡金汉、蔡柚甘等等。其中“阿辉的二弦”、“蔡锐辉的双唢呐”不仅闻名潮剧界,而且享誉香港、泰国等地。近年来,石牌村的一些青少年经戏校培养后,也从事潮剧、潮乐的工作,现在全村从事潮剧、潮乐事业的有近百人。著名潮乐家王安明先生多次到风门古径同石牌村音乐爱好者同场演奏,并指点授艺,使石牌村的音乐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2002年,炮台潮乐社参加汕头市首届群众音乐花会比赛获得铜奖,其中领奏蔡建南和大部分乐手都是石牌村人。 2002年,在揭阳建市十周年的大型文艺活动中,石牌村锣鼓队经过两个多月的刻苦训练,组成了一支规模庞大、气势恢宏的文艺队伍。锣鼓队由四百多人组成,分布马舞、标旗、腰鼓、潮州大锣鼓四个部分。其中布马二十四只,标旗四十多面,腰鼓近百面,特别是以多名知名潮乐人士领衔的大锣鼓更是诱人。大鼓有六面,由蔡邓炎司鼓兼总指挥,鼓声雄壮激昂;由蔡锐辉带领的唢呐队,声音嘹亮而飘逸;由蔡顺伟领吹的洞箫队,声音婉转而潇洒。再加上前面威武雄壮的威风鼓,整齐活泼的腰鼓,鲜艳漂亮的标旗等精彩的内容,赢得了各界人士的好评。由此,石牌村锣鼓队也在2004年澳门行政区政府庆祝回归五周年的时候应邀到澳门游行演出,博得澳门同胞和海外人士的称赞。 “潮乐之乡”的美誉,贵在于人们的持之以恒,贵在于劳动之余、茶余饭后的自娱自乐。特别是这种唐宋遗响的“活化石”、有“绿色音乐”美誉的潮州音乐,更具古老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的教化作用。熏陶日久,心灵定然美好,这对于建设新时期新农村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这里人们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日子蒸蒸向上也许是她最好的注脚。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