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乐宜申“世遗” 文化习俗 图1张

    中国已有古琴、西安鼓乐、福建南音等民乐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蜚声海内外,并获得世界联欢节金奖而被称为世界独立音乐流派之一的潮州音乐,有充分的理由也应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条件有五:
    一、潮乐素有华夏正声、唐音遗响之称,她的风韵、气势、演奏方法、乐曲等等跟唐以来的宫廷雅乐及地方民乐有密切的传承演绎关系,如她特有的大套曲及各种推奏法,拥有《平沙落雁》、《昭君怨》、《淮阳恨》、《柳青娘》等古老乐曲;气势磅薄的大锣鼓、祭礼及宫廷常用的笛套音乐,以及高雅儒秀的堂内细乐等众多品种。
    二、乐曲如云而题材多样。
    数以千计的潮州乐曲,在固有的板式(头板、二板、三板)、调式(轻六、重六、反线、活五、轻三重六、重三轻六)的运用中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题材很广泛,除反映重大历史题材,如“崖山哀”及前述数曲外,有不少是古词牌脱胎而来,如《西江月》(一点红)、《蝶恋花》(二串)、《杜宇魂》(小桃花)。其实乐曲应取词牌名,如蝶恋花,才不致一曲二名,常常混淆,甚至引起不必要的争论。还有很多民歌,借景抒情或以物喻情,丰富多彩,仅以花命名的就不下五十首。
    三、土肥水足,枝繁叶茂。
    有极广泛的群众基础,仅潮汕地区就有数以千计的潮乐活动组织,“北上广”的潮人联谊会中也有潮乐组,海内外有潮人的地方潮乐也星罗棋布,内地还有不少潮乐世家,比赛会奏、以乐会友、以乐怡情均常态化,群众基础之深厚无与伦比。
    四、兼收并蓄,继承创新。
    潮乐从简单的几件乐器发展到今天已经高中低音部平衡,吹拉弹击、金木革丝竹各类乐器品种齐全,是不断吸收融化外来乐器品种的结果,而又有独具特色的打击乐器,如深波、大鼓等等。不过在乐曲创新方面还须努力,近期《南方日报》曾发表有专家余复文等的意见,希望既要有创新,又有潮味,但不宜西化变异。
    五、名家带头,水到渠成。
    很荣幸,星海音乐学院就有陈天国、陈安华、陈佐辉三位教授是潮乐行家,可争取他们为潮乐申“世遗”出力。据说日本和柬埔寨的皇家乐队也有“唐音遗响”之类,不要让他们捷足先登。希望主管部门牵头,群众乐团上下齐心,使“申遗”水到渠成,梦想成真。

你是本文的第544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6、5、2
作 者: 杨卫邦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