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寺院中,做课诵、普度、祭祀和七斋丧事时都要用梵呗唱诵。梵呗唱诵使得诵经时既易记又易懂,又不致单调枯燥。并有能随着节奏和旋律达到心寂人定的功效。佛教梵呗传人潮州后,在长期的发展变化中,逐渐演变为一种特殊的音乐形式——潮州庙堂音乐。
  庙堂音乐是潮州民间音乐四大系统之一,在全国佛教音乐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其曲调主要有“香花板”和“弹和板”两种。“香花板”是本地最古老的佛乐,与潮州民间小曲相互影响,互有浸透,主要用于应赴做佛事时的唱诵伴奏,旋律热烈昂扬,跌看活泼,颇受群众欢迎。“弹和板”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由潮州俗家佛教组织——念佛社社友邱家样与开元寺僧释可声同创;另一说是乾隆年间从广州方面传来,再与潮乐小曲结合而成。无论哪一种说法,“禅和板”已成为富于潮州地方色彩的音乐形式。它主要用于寺庙唱诵,旋律徐曼优美,令人心旷神怡。在法器伴奏方面,又从禅和板上创造出一种叫新“七星板”的节奏形式,使得音乐节奏更显得生动活泼。
  香花板和禅和板音乐,是潮州僧俗依据梵吹唱法,吸取当地民间音乐精华,经过历代不断的创新和完善,形成的独具一格的潮州民间音乐。在寺内的法会和俗家人做佛事中广泛运用。不仅如此,它还被民间音乐和戏曲(潮剧)的唱腔和伴奏所借鉴、吸收,为广大潮人所喜闻乐见,但却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解放后,才引起国内音乐行家的注意,并由潮州开元寺僧人和民间音乐艺人逐步加以发掘和整理,其中一部分已被制成各种唱片和录音带出版,并在多种音乐会上演奏过,颇受欢迎。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些曲式曲调已被专业作曲家和演奏家吸收后加以艺术创造。从而焕发出新的艺术光辉。如一九八三年潮州市民间音乐团创作和演出的器乐曲《祭鳄颂》,作者大胆吸收潮州庙堂音乐的旋律特点和节奏形式,并以庙堂音乐的打击乐器伴奏,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九三年中国音乐学院教师、潮州籍古筝演奏家杨秀明先生,在北京举办个人古筝演奏会,所演奏的乐曲有些也借鉴潮州庙堂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在国内音乐界引起相当的反响。
  此外。国内外不少有关单位及个人也陆续来潮采风。录制和研究潮州佛乐。我们相信,潮州佛乐会成为传统民间艺苑中一朵奇葩,在新的气候土壤中争春吐艳,香飘四海, 音传千古。

你是本文的第1267位读者
来 源: 潮剧大观园
作 者: 郑群辉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