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锣鼓乐有大锣鼓、小锣鼓、苏锣鼓、笛套锣鼓、花灯锣鼓、八音锣鼓、外江锣鼓等形式之分。潮州大锣鼓是潮州锣鼓乐中的一种,传统乐曲脱胎于海陆丰的正字戏和西秦戏,是1865年潮州欧细奴先生所首创。
    潮州大锣鼓以大鼓为指挥中心,配上潮汕特有的铜制打击乐器——深波、钦仔、大锣4至36面,大钹2至18对(大锣、大钹多寡视实际情况而定),小钹、亢锣、月锣和管弦乐队所组成的一种合奏形式,通常用大、小唢呐作为领奏乐器。在潮州音乐中,潮州大锣鼓最为普及,流行面最广。
    唐宪宗时,韩愈贬为潮州刺史,在潮州祭神文章就已有关于击管乐的记述。明宣德七年(1432年)的演出剧本《刘希必金钗记》有“三棒鼓”和“得胜鼓”的锣鼓文字记述。嘉靖丙寅年(1566年)的《荔镜记》、《看灯》对潮州元宵节的描写有诸如“鼓乐吹唱”、“满街锣鼓闹喧天”的文字。潮州民间戏曲活动鼎盛时期,每逢节日便有大锣鼓班列队游行,穿街走巷,或集中广场,进行演奏比赛。配合化装游行、节日欢庆、游神赛会的大锣鼓被称为“长行套”,通常由司鼓通过鼓的音响、节奏,鼓的不同部位敲击不同音色,响击、闷击、强弱变化等,配合各种动作手势,指挥整个乐队。
    潮州大锣鼓蕴含着鲜明的潮汕地方民间色彩,善于营造欢乐喜庆的气氛,是游神和大型喜庆活动必不可少的娱乐,一般置于游队队伍的前头,标旗队之后称“锣鼓班”。大锣鼓是从地方戏曲正字戏的音乐脱胎而来的。初时的锣鼓班称作“的禾(唢呐)鼓首”,配器简单,只有苏锣仔、钹仔等几件打击乐器、演奏乐曲也单调。流传到民间是清代的事。那时锣鼓班的出游,除了器乐的演奏,前头还拥着一班化装的孩子,边行进边唱曲词。清末民初时又对曲牌、配器和演奏形式进行了改革,以大锣、斗锣、深波等近10种打击乐器为主奏,辅以扬琴、椰胡、洞箫等十多二十件弦管伴奏,领奏是一把长杆的唢呐。乐曲由少至多,由单调变丰富,视不同的活动内容而变化。一般游行,多演奏抒情的二板套《南正宫》、《小扬州》和活跃的三板套《画眉跳架》等;拜新年、贺国庆、祝丰收、送参军、迎劳模即演奏喜庆、欢乐、热烈的《吹鼓》、《拜堂》。
    潮汕平原南端直接面海,长期的迎风斗浪、抵御风灾海盗的艰辛生活环境,使这里的民众在崇尚儒雅的同时,也具备搏击、凛烈、坚韧的气质。潮州大锣鼓壮怀激烈、粗犷豪迈的气势,正好集中体现了潮人性格中“刚”和“动”的一面,展示了潮汕民众在艰苦环境中磨炼而成的倔强、骠悍、勇于斗争的性格特征。
    

你是本文的第2530位读者
来 源: 《潮汕游神赛会》
作 者: 陈韩星、王泽晖、洪介辉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