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楚珍的潮剧人生 文化习俗 图1张

    在名家辈出的潮剧界,朱楚珍是别具风采的一位。从入行到退休,她几乎都演老旦,在以小生、小旦、小丑行当为主的潮剧里,戏码不多的她却演出了名。近50年的光阴,数十个性格迥异的古今人物,朱楚珍演来得心应手,独特鲜明,成为继洪妙之后的潮剧名老旦,赢得了观众“潮剧舞台最佳夫人”的雅号。
    这个秋日,听朱楚珍叙说过往的潮剧故事,在袅袅的工夫茶香里,重新撩动那些渐行渐远的梨园旧事……
    受阿嬷影响走潮剧之路
    朱楚珍对潮剧的记忆,从她的阿嬷(祖母)开始。她祖籍澄海樟林南社,1940年生于越南,二战结束后回到澄海。老家住的是“四点金”,村里有个潮剧社,阿嬷又是戏迷,爱屋及乌将剧社延请到家里来排戏。每当排戏,家里热闹得像过节一般,龆龀的朱楚珍常跟着大人凑在一旁看“趣味”,碰上戏中需要小儿角,她便被派上场。古老的潮剧在朱楚珍眼中,就像家里那一爿老屋一样,古朴,自然,浸透着一种说不出来的时光味儿。
    1952年,源正潮剧团一次到澄海演出,戏院门口贴出了招收演员的公告,朱楚珍由长辈领着前往报考,由此开始入行,16岁正式登台,在《黄飞虎反朝歌》中饰演正儿八经的首个老旦角色贾氏。
    一生三登银幕
    潮剧电影寥若晨星,朱楚珍一生却有幸与银幕三度结缘。
    朱楚珍首次走上银屏是在1960年,在珠影拍摄的《闹开封》中饰演诰命夫人王氏。这是朱楚珍艺术生涯中很成功的一个反角。戏中的王氏颐指气使,逞刁使奸,阴狠歹毒,朱楚珍演来滴水不漏,唱念、做工备受赞誉,在当年的广东省青年演员会演中获得优秀奖,迄今仍是观众心中难忘的经典。
    这出戏朱楚珍后来整整“闹”了40年,直到2000年退休前的一个晚上,还与张长城在一起“闹”,但凡出国、下乡或是招待演出,几乎都是不可或缺的戏码,1991年还被选送上成都举行的中国地方戏曲展。朱楚珍记得,60年代初剧团一次在南澳慰问,忽而接到回汕演出的指令。原来是全省的工作会议在汕召开,为尽地主之谊,时任汕头地委第一书记的罗天召集剧团回城作招待演出。当时南澳海面风力七八级,船只停航,最后由海军开出战舰将演员安全送达市区。是晚,素喜“清官戏”的罗天同志点了《闹开封》等剧目。
    1963年《刘明珠》在珠影开拍,朱楚珍第二次“触电”饰演戏中的海瑞夫人。人物沉稳庄重,端庄贤淑,与王氏有着截然相反的性格,朱楚珍演得丝丝入扣。尤其是在 “串珠”、“逃生”、“鸣冤”等情节,她通过水袖、唱腔和情绪的变化,为角色注入性格元素和色彩, 使人物显得丰满、生动又洋溢着母性温情。
    到了90年代中期,朱楚珍又摇身一变,以新的银幕形象扮演《烟花女与状元郎》中粗鄙势利的鸨婆。
    两次见到罗瑞卿大将
    因演戏,朱楚珍一生见识过国内外不少领导人、社会名流,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两次见到罗瑞卿大将的情景。
    第一次是1964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罗瑞卿领导全军性练兵运动,到潮汕指挥海防、边防工作。驻潮期间,潮剧团演出《南海长城》等剧目招待中央首长,朱楚珍在剧中扮演主角钟阿婆。这戏是1963年广州军区剧作家赵寰根据前一年发生的真实故事创作而成,讲述的是20世纪60年代初,反动派叫嚣反攻大陆,一天晚上,美蒋特务偷渡上岛,遭到以欧英才、钟阿婆为首的沿海民兵的围剿,战斗取得胜利。该剧最初由广州军区战士话剧团演出,恰好潮剧当时在穗拍摄《刘明珠》,军区常委陈德是好戏的潮州人,便把剧本交给潮剧团去移植改编。剧中人物多为民兵,为达到逼真效果,陈德还派出军区两名战士为演员军训,带演员操练枪法。戏出炉后在汕头连演一个月场场爆满,后来中央歌舞剧院专家观看后,还专门邀请该剧作曲马飞前往北京讲授经验,协助同名歌剧谱曲。剧团安排此剧作为招待剧目,估计首长会喜欢。果然,罗瑞卿很认真地看完全剧,看得出对演出很是满意,戏结束后,还上台接见了演员并合影。
    第二次见到罗瑞卿,是在1975年前后。十年人事两茫茫,经历人生跌宕的罗瑞卿再度莅汕,在工商联观看了朱楚珍等演出的《女儿上大学》。演出前只通知招待首长,没说是谁人,直到戏结束后,朱楚珍才发现了台下坐在轮椅上的罗瑞卿!那一次罗瑞卿并没上台,由警卫员为他推着轮椅悄然离去。朱楚珍望着罗瑞卿的背影,目送他在阑珊的灯火中缓缓离开了剧场,一时间竟生出了如戏人生的感慨。
    花开花落戏缘未了
    朱楚珍唱腔高昂,音色清亮,表演富有生活气息,不但古装戏,现代戏亦颇具特色。无论是古装戏《续荔镜记》中风趣幽默的伯贤夫人,《飞龙女》中雍容华贵的皇甫长华,《包公赔情》中深明大义的王凤英,还是《武则天》中胸怀宏猷的武则天,《辽宋情缘》中飒爽英武的萧太后,《陈太爷选婿》中敦厚慈祥的陈夫人,朱楚珍都善于抓住人物的内心感情,悲欢与离合,演来板眼分明,不蹈旧辙;现代戏演过《沙家浜》的阿庆嫂、《彭湃》的陈炯明之母,《蝶恋花》的杨老夫人、《龙江颂》的盼水妈以及《山村兽医》、《补锅》、《火椰村》、《槟榔树下》等剧目里的角色。她最喜欢那种在戏里恣意挥洒的自在,演到情深处,时光仿佛便在某个节点停驻了下来。
    演戏出色的朱楚珍担任过剧团副团长,荣膺二级演员,获过全国和广东省 “三八”红旗手、广东省先进工作者、汕头地区现代戏会演表演奖和汕头地区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文化先进工作者、直属机关先进工作者、社会主义建设女能手等称号。虽然屡受嘉奖,但朱楚珍为人低调,不沽名贾誉,坚持服从演出的需要。拍电影《告亲夫》时,她为剧中颜秋容配唱,影片字幕里不见其名,观众不知道她就是“颜小姐”的“幕后代言人”;她扮演《张春郎削发》中的乳娘,到了拍电影的时候却与角色失之交臂……这些她都没放在心上。事实上,朱楚珍经常充当无名英雄,担当剧团后台歌的独唱和帮唱。她对年轻一代也关爱有加,郑小霞、吴玲儿、周细卿她们提起“朱姨”,总会勾起曾经朝夕相处的日子,那时候担纲主角的她们常常夜以继日地演出,任务和压力很重,每当从台上下来,朱姨常常会为她们递上一杯茶、一壶水,轮到该上场时又会提前提醒。每一个温暖的细节,成了郑小霞她们暖心的记忆。
    半个世纪献身梨园,朱楚珍见证了潮剧的潮起潮落。黄金时期的潮剧,纯净又很有魅力,曾吸引了天南海北的文人的加盟。麦飞便是朱楚珍常惦念的启蒙老师。麦飞是山东人,50年代中后期转业到汕头文化局任副局长,对潮剧超乎寻常的热爱,多次加盟创排了潮剧。朱楚珍的角色塑造,正是得益于麦飞等人的启发。每次麦飞为演员排戏讲戏,朱楚珍皆悉心记下,日积月累练成过人的记忆力,对见闻的事物常能复述个十不离九,因此被同事戏谑为“录音机”。而每逢剧团到东南亚乃至美国、澳大利亚、台湾等地演出,受到的都是高规格的礼遇,剧场里高朋满座,连走廊、楼道都站满了看戏的乡亲。“一曲乡音万斛情”,曾经辉煌的潮剧,给朱楚珍留下了诸多毕生难忘的回忆。有时候某一个场景,某一个细节,便会将朱楚珍带回到某个历史的瞬间,使她重新走进那些青衫鼓荡、水袖飘忽的岁月里。演绎过诸多生离死别的朱楚珍,几年前亲历了一次死神的威胁,心血管病的爆发,惊心动魄,生死攸关,所幸从鬼门关前兜了一圈后,又回来了。去年她和姚璇秋、张长城等几位拍档,协助潮剧院一团复排了《续荔镜记》……
    爱喝茶的朱楚珍,常常茶一冲,思绪便信马由缰地游走于戏里戏外。在她看来,潮剧与工夫茶,有着某种异曲同工的相似,都得慢着性儿去浸泡,慢着性儿去品赏,才能解出其中之味。工夫茶和潮州戏,浸润出潮人的精致与优雅。事实上,朱楚珍的潮剧人生,何曾不似是一壶工夫茶:不温不火,细泡慢煮,没有轰轰烈烈,却是余韵悠长,耐人寻味……

你是本文的第738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4、10、19
作 者: 陈泽楷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