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五朵金花” 文化习俗 图1张

    具有400多年历史的潮剧艺术,在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出现过两个辉煌的“黄金十年”,期间艺术鼎盛、人才辈出,相继涌现出艺术精湛、蜚声海内外的两代潮剧“五朵金花”。
    第一代潮剧“五朵金花”的徽号始于1960年,由当时的香港媒体首先叫响。其时,成立仅4年的广东省潮剧团(院),在政府和文化部门的重视下,切实落实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繁荣文学艺术方针,狠抓艺术与人才培育,打造出被誉为“三块宝石”的《辩本》《扫窗会》《闹钗》以及《陈三五娘》《苏六娘》《辞郎洲》《芦林会》《刺梁冀》《闹开封》《挡马》《铁弓缘》等一批脍炙人口的潮剧剧目,两度晋京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并在广州、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南昌等地公演,好评如潮。涌现出姚璇秋、范泽华、萧南英、吴丽君、陈丽华等一批优秀演员。这五位新秀生于上世纪30年代中后期,年龄相仿,受教于潮剧名师,功底扎实,技艺高超,行当涵盖了青衣、闺门旦、花旦、女小生,其中姚璇秋与吴丽君工闺门旦,范泽华主攻青衣,萧南英花旦应工,陈丽华则主演女小生。风华正茂的她们已先后在《陈三五娘》《苏六娘》《芦林会》《闹钗》等多部大戏中担纲主演,名动京华、蜚誉南北。1960年5月她们随广东潮剧团首次赴港演出,凭藉《荔镜记》的黄五娘、益春,《续荔镜记》的黄五娘,《苏六娘》的苏六娘,《芦林会》的庞三娘,《闹钗》的小英,《刺梁冀》的邬飞霞等角色,征服了香港大批潮剧观众,名噪一时。1960年5月27日,香港《新晚报》刊登了评论文章,并将姚璇秋、范泽华、萧南英、吴丽君、陈丽华誉为潮剧“五朵金花”。
    这一代“金花”以名誉为动力,不断探索,勇攀艺术高峰,成为潮剧首个黄金十年(1956年-1965年)时期的剧团台柱,尔后几十年间为柬埔寨、泰国、新加坡等国内外观众献艺,并为潮剧的薪火相传积极培养接班人,向青年演员传承辅导《荔镜记》《扫窗会》《芦林会》《槐荫别》等剧目。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二朵“五朵金花”得名于1982年。上世纪70年代末期,经过各级政府和文化工作者的戮力同心,潮剧迎来全新的发展时期,从1979年底至1982年初的两年多时间,广东潮剧团先后两度赴泰国、香港和新加坡访问演出,受到高规格礼遇。吴玲儿、郑小霞、孙小华、蔡明晖、吴楚珊等一批青年演员在剧团培养下亦迅速崭露头角,分别在《荔镜记》《金花女》《春草闯堂》《王熙凤》《赵氏孤儿》《柴房会》《闹钗》《六月雪》等剧目中挑梁主演,成为炙手可热的潮剧明星。
    在1982年1月13日至2月13日剧团赴新加坡国家剧场演出的1个月中,这五位20刚出头的演员,以甜润的唱腔,亮丽的扮相,精湛的表演,赢得了狮城观众的广泛赞誉,轰动一时。新加坡《南洋商报》于1982年1月27日刊登了题为《广东潮剧团的五朵金花》的评论文章,肯定了吴玲儿、郑小霞、孙小华、蔡明晖、吴楚珊的表演艺术,并将她们并称为“五朵金花”,这是继姚璇秋等人后,潮剧演员被海外媒体再度命名为“五朵金花”。1983年青年节,五人在福建漳州合照留影(见图),这一帧照片,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被挂在汕头外马路一家名为“青春摄影店”的临街橱窗内。她们秀丽的面容,妙曼的倩影,吸引了无数路人的驻足,成为那个时代汕头人美好的记忆。
    如果第一代“金朵金花”是潮剧继往开来的一代,那么第二代“五朵金花”则是承上启下的一代。她们在剧团前辈的扶掖下奋力拼搏、勇挑重任,在潮剧青黄不接时期接力续唱,为潮剧艺术长廊增添了诸多熠熠生辉的人物形象,此后还多次随团在国内和香港、澳门等地献艺,名振东南亚,影响甚广,迄今观众仍对她们念念不忘。
    两代“金花”在潮剧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厚的一笔,为剧种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共同缔造了潮剧两个“黄金十年”。在这两个十年中,古老的潮剧不但走出潮汕,走向全国,而且跨出国门,并迅速在海内外打响声誉。国内和东南亚一带的国家领导人、元首、特首以及文艺大家、潮籍俊彦、社会名流等,都欣赏过温婉典雅的潮剧艺术。  

你是本文的第758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都市报”2015、12、12
作 者: 陈泽楷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