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潮剧8成演出在潮汕 文化习俗 图1张

    云霄潮剧很火,尤其是最近10年来,发展迅猛的云霄潮剧“风风火火闯潮汕”,甚至走出了国门。

    云霄潮剧表演方式与诏安的“假唱”不同,走的是“真唱真演”路子。特别是云霄县潮剧团,其演出水平在福建潮剧中最高,演出市场也最大。目前云霄全县民间职业剧团除了本地演出,大都辗转于闽南及潮汕等地进行商业演出,每年演出达到6000多场次,总收入超过1500万元。其中,前往潮汕地区演出占了大约八成。

    赴潮演出由来已久

    走进这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戏曲之乡”,在云霄公园内、广场边、社区旁、寺庙中、乡村里,人们到处都能听到各种悦耳的潮剧曲调声。

    云霄县文化馆馆长汤文谦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自清至民国初,云霄戏剧演出活动便十分活跃。潮音戏等剧种,普及在漳江两岸,涌现出锦秀春、寿楼春、永正兴、老正兴等30多个职业班社。“至1954年3月,云霄正式成立本地区第一个专业潮剧团‘云霄县潮剧团’,随后发掘整理了《桃花搭渡》、《扫纱窗》等传统剧目,参加龙溪地区地方戏曲观摩会演。”汤馆长告诉记者,1957年后,该剧团改为地方国营云霄潮剧团,纳入龙溪和汕头2专区剧团剧场管理站统一排期,常年于闽南和潮汕各剧场及农村、工矿和驻军营地巡演。这一时期,各乡村相继兴办了80多个业余潮剧团,影响越来越大。

    文化交流“友好使者”

    近些年来,云霄潮剧团已从“数枝开花”发展到“百花齐放”。目前,云霄全县有30多个剧团,专业与非专业演职员2000多人。全县9个乡镇各行政村,村村建有戏台,每年演出社戏1000多台。该县每个剧团每年平均演戏160多台,其中前往潮汕地区的演出占了大约八成。这批“戏曲大军”,不仅成为当地农民文化生活的主要支柱,而且成为拓展闽南潮汕戏曲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其数量与密度位居漳州前列,显示了强劲发展势头。

    如今,云霄潮剧声名远播,在闽南、潮汕、港台地区乃至东南亚国家一带颇具影响力。该县职业剧团,除了在当地演出外,大都辗转于闽南和潮汕及香港地区,有的职业剧团还走出国门,远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进行商业演出。据了解,全县每个职业潮剧团每年平均外出演戏200多场次,收入达10万元以上,位居漳州职业剧团前列。

    演出轨迹直至汕尾

    “现在我们潮剧团大部分演出都在潮汕地区,而且占了八成的比例。”云霄县潮剧团团长何继雄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该剧团演出200场的话,便有150多场是前往潮汕地区演出的。“除了汕潮揭,我们还到汕尾的海陆丰等处演出。”

    记者在云霄采访时还了解到,为了更好地传承潮剧,云霄县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集培训、排练、演出的福建潮剧艺术基地,成立潮剧研究会,加大潮剧推介力度,不断拓展潮剧市场。  

    传统戏仍然“唱主角”

    时至今日,闽南潮剧中“唱主角”的还是传统剧目,而且非常丰富。这些剧目一类来自南戏传奇,至今仍有《扫窗会》、《井边会》、《闹钗》等单本上演;一类取材于传说,如《荔镜记》、《苏六娘》、《柴房会》等。

    原龙溪地区从1965年开始致力抢救戏曲传统遗产工作,一共挖掘、记录传统剧目256个。历年来,闽南创作人员还创作和整理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充实了潮剧剧目宝库。现代戏剧目大都取材于革命斗争的历史和当地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件。新编历史剧、古装戏和整理传统戏异彩纷呈,出现了《围城记》、《易婚记》、《一门忠义》等优秀剧目,在福建省、市的历届会演中获奖,成为各剧团的保留剧目。这些剧目,有的录制成戏曲电视片,有的制成光盘、录相、唱片,在省内外广为播放和发行。

你是本文的第575位读者
来 源: 《汕头都市报》2012-03-29
作 者: 黄泽春 杨立轩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