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彩也叫掷彩,有喝彩的意思,但又不仅仅是是喝彩。喝彩,是观众对演员的表演表示欣赏和赞赏,喝彩喊好之风习各地都有,京剧是演员唱一句,台下观众喊声“好”!唱得不好则用阴阳怪调喊,谓之喝倒彩,潮人的性格较文静内向,此性格也反映到观戏习俗上,就是在农村看踮脚戏,也喜欢静听演员的曲韵唱工,看演员的“脚步手角”。那种台上悠扬扬轻歌曼舞,台下或因兴奋而喝采,或因不满意而喝倒彩的闹轰轰场面不合潮人性格。在台下,虽也有个别执山柑烟筒者,演员唱一句,他敲一下戏棚板的“扣板”动作,但那是乡里的“戏刁刀”,而且只能是老人,一般人是不敢如此放肆的,虽也偶尔有喝采喊好的,但也是少数人情不自禁而脱口而出,大多数人仍然聚精会神观看。因喊好会影响别人欣赏,周围的人不高兴。总之,潮人喜欢安安静静看戏,聚精会神欣赏。
    潮人是以另一种方式表达他们的爱戏迷戏的,而且有些人迷到走火人魔的程度。因此,潮俗看戏不叫喝彩而日丢彩或掷彩,就有另一含意,一个“丢”字,一个“掷”字,代替了一个“喝”字,指的就是台下的热心观众对自己喜欢的戏班、戏出和演员,不仅只是口头的,还有物质的行动。所谓丢彩、掷彩,指的就是台下观众,也就是超级戏迷,看戏看到人迷时会情不自禁的向台上演员投掷赏物,有的丢手帕,有的扔现金,有的脱下金戒指抛掷给自己所喜欢的演员。更有甚者,有的超级戏迷会痴迷迷眼着戏班走,戏班到哪里演出,他们就跟到哪里,自己省吃俭用,但掷起彩来出手却十分大方。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澄海有一位超级女潮剧迷,她迷上一位小生,自己的手帕、耳环、手指都掷出去了,己无什么好掷,就去偷母亲的戒指来掷!这位出身小家碧玉的千金,平日在家中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弱不禁风,因为迷上了戏,却跟着戏班从一个演出点转到一个演出点,最后家长才在饶平县的一个小山村找到了她,把她接回去。对于此种现象,乾隆《潮州府志·社会》有载:“竞以青蚨白镪掷台上,贫者辄取巾帻衣带香囊掷之,曰丢彩。次日,则计其所值而赎之,伶人受值称谢。”
    府志说丢彩者“次日则计其所值而赎之”,指的多是那些身份有地位的丢彩者,实际上更多的超级潮剧迷,他们所丢之彩并无意赎回或不敢赎回,因为他们好多人丢彩是偷偷的,不敢让亲人和社会人知道,有的虽不在乎别人知道,但认为将自己心爱之物掷给自己所喜爱的演员才更有意义。在他们看来,能和那位接受彩礼的演员见上一面比什么都强。

你是本文的第413位读者
来 源: 《潮汕老百业》
作 者: 卢继定著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