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在我市出土的明代宣德七年手抄剧本《刘希必金钗记》,被认为是全国迄今最古老的手抄戏曲演出本,也是潮剧形成的胚胎。因此与揭阳出土的《琵琶记》和从国外得到的《荔镜记》、《苏六娘》、《金花女》合为《明代潮州戏文五种》。
    1991年潮州市潮剧团在泰国演出时,有二位准备回国的法国姑娘偶从戏院门口经过,出于好奇,购票进场观看。第二天她们到机场退票,又留下再看一晚。她们说:“从没有看过如此漂亮、动听、优美的舞台剧!”
    上述二例,反映了潮剧的古老和艺术特色。
    关于潮剧的源流,有关专家一致肯定是宋元南戏衍化而来,是南戏的地方化。但对于过去认为潮剧是南戏阳腔派生的则持否定态度。
    《荔镜记》、《苏六娘》和《金花女》可以说是潮剧定型的证据,因为剧本从故事至语言以及出版地都是潮州,而明嘉靖丙寅年(1566)刻印的《荔镜记》标明《重刊五色潮泉扦科增入诗词北曲勾于荔镜记戏文》,万历年间刻印的《金花女》则标明是《重补摘锦潮调金花女大全》。据此,专家学者们认为,在潮剧的形成过程中,吸收南戏的曲牌和地方音乐,已形成了具有闽南语系特色的“潮泉腔”而非江西的阳腔。有学者认为,潮剧过去采用的“二四谱”(以潮音唱名)是潮调特有的记谱方法。
    因此,潮剧最早的称谓是潮腔、潮调,至清代民初,则称为潮音,俗称潮州戏、白字戏(主要与正字戏、外江戏区别)。过去在潮城上水门城边曾经有一座姐妹庵,为“潮音梨园公所”(后改“潮音联谊社”),可惜解放后已被拆除,现只存位于上水门街的“外江梨园公所”中有潮音班捐款的石牌可作佐证。
    潮剧是解放后的名称。其实是有悠久历史的泉州梨园戏,高甲戏仍保留其原有名称,而民间也仍习惯称为潮州戏。
    潮州戏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为同全国的地方戏曲一样,主要差别是声腔、音乐,当然在表演、服装上有些也有小差异或具有自己的特色。因此,潮州戏主要流行于粤东的潮汕三市、汕尾市、闽南四县、丰顺县的潮语区、香港、台湾以及东南亚各国的潮人聚居地(主要是泰国和新加坡、马来西亚)。近年随着移民在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出现潮剧团体。1999年在汕头市举行的第二届国际潮剧节,就有来自海内外的30个国家和地区的潮剧团、潮乐团参加了这次盛会。
    潮州戏可以说是潮州文化的集中体现,人们在欣赏其艺术的同时,可以了解其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内涵:
    潮州民间文学和典雅古朴的方言。潮剧在其形成过程中除了继承南戏的诗词化语言外,还广泛吸收当地的民间文学,包括歌册、民谣、谚语、俚语、歇后语、民间故事等,这方面在《柴房会》、《桃花过渡》、《金花牧羊》等剧目中都有生动的表现。
    潮州民间音乐。这是形成潮州戏的决定因素。除了唱腔中的曲牌、板式是继承、衍变外,潮州戏现有的伴奏形式(包括击乐、管弦乐、定弦、板式、弦诗、牌子等)与潮州音乐是完全一样的,其差别只是潮州戏有唱词或表演,而民间音乐则为纯器乐曲。
    潮州民间舞蹈。尽管这方面在潮州地区的活动不是很普及和突出,但像“打英歌”、“舞鲤鱼”等舞蹈在一些剧目中也曾也现,如《七日红》、《陈太爷选婿》。
    潮州工艺。尤以潮州刺绣在潮州戏中有很大的特色,如各种袍、甲的金线垫绣,各类衣裙的绒绣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此外,木雕、剪纸等也被应用于舞台设计。
    潮州民俗。明嘉靖的《荔镜记》就已经有潮州元宵闹花灯的场面;潮州的工夫茶也在一些剧目中出现(如《益春》、《续荔镜记》),而《金花牧羊》中则涉及民间很多风尚和乡土人情。

你是本文的第3110位读者
来 源: 潮剧大观园
作 者: 东人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