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居民多杂姓聚居。明末以后,多数村寨逐步演变为单姓聚居,少数村仍多姓居住。
    半山客人的住房形式逐步演变,形成多种多样。
    茅寨    先民初来潮汕半山区时,多择溪边高埔地搭寮而居。以竹木为框架,篱笆、竹叶作墙,树皮或茅秆、稻草盖顶。现在许多村寨仍保留“寮”字。
    泥砖屋  用田泥砖砌墙,杂木、杉木搭架,屋顶多盖阴阳瓦,再压上石或砖条。解放前在山区和丘陵地带较普遍。形成有上三下三、上五下五,数间平排成巷,一般可使用100多年,现在山区还随处可见。
    石砌屋  用石卵或石片垒墙,墙面加糊灰泥,后用竹片鞭打,使更坚固。这种屋不多,主要在山区。
    石条屋  把岩石凿开成条状,然后一条条砌成墙,有的墙体全用石条垒砌,有的地方用卵石垒砌。有的砌至一米多高,上面再垒叠泥墙,用杉木及瓦盖顶,这种建筑在普宁云落、梅林、石牌、高埔、南阳等地随处可见。
    灰屋    用贝灰(或石灰)、黄泥、沙子拌成三合土夯成墙,或打成砖砌成墙,房项以杉木作梁,房顶盖瓦,多为“双泻水”的“硬山项”结构。其屋型多样:“下山虎”,俗称“三间两春手”,进门为天井,天井上方一厅二房,天井二侧为厢房。“四点金”(俗称“上三下三”),进门是前厅,两侧各一房,前厅下面是天井,天井直上是大厅,大厅两侧是大房,天井四周有回廊。“三穿堂”是“四点金”的基础上,加中间的一厅两房及天井,形成三进厅堂。还有再在“三穿堂”基础上双边再建四座四点金,形成“驷马高车”。有的两边再扩建巷屋,或加“后楼”,有的扩至上百间,称“百鸟朝凤”等。
    围龙屋  在饶平的客家地区有300幢。因山区常有盗匪野兽出没,间或发生械斗,为保安全,便顺应山势,集氏族人力物力建造了土楼,这种土楼建筑多为圆形的,也有四方形、长方形或八角形。围墙多用黄泥土夯成,厚丈许,叫土楼,后来用石灰夯成的叫灰楼,用石条砌成的叫石楼。楼大小不一,只设一个大门可出入。其中最大的的镇福楼,高四层,外围直径120米,房子60间,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围墙厚丈许,以泥土夯实。庆阳楼,建于明嘉靖壬寅年(1542年),高三层,内分48间,该楼派裔在清代考中进士、举人、贡生的有几十人,现在楼外筑有三圈屋,居民一千三百多人。听捷楼,建于明祟祯十七年(1644年),高三层,八角形,清代时该楼派裔有九人考中进士,人称“八角楼九进士”。新丰镇的润丰楼,建于清代,高三层半,是人才荟萃的地方,先后有詹安泰、詹伯慧、詹世芳、詹中正、詹鸿昌、詹鸿禧等分别成为博士、教授、研究员。在揭东县新亨镇五房村有一座四方形围屋,白塔镇元埔村一座圆形加外围的围龙屋,土名“涂楼”。在揭西县龙潭镇有个“起龙屋”,正屋两进,上下各七间,三厅三井,外围墙有东西门楼,围墙高达六米,上有56个小窗,窗为28个形状各异图形,围墙下有许多枪眼,用以防御盗贼。

你是本文的第1229位读者
来 源: 《潮汕半山客》
作 者: 贝闻喜、刘青山、李铎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