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世上的事真奇怪,本地的风俗,因长期浸润其中,习以为常,而在外地人看来,却感到很奇特。 清代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陈坤,字子厚,生于清道光元年(1821)。幼年即随祖父来潮汕。及长,科场失意,不得已,用纳粟换来大兴监生身分入官,道光二十四年(1844)任大埔县典史,明年转任海阳县典史。咸丰六年(1856)任海阳县丞,九年署理大埔知县,同治元年(1862)升任潮阳知县,任期二年。光绪元年(1875)又到广州勾檄军需。前后在岭南居住了三十五年,所谓“捧檄南来卅五秋”。陈坤平日除了政务,对岭南的风土人情十分关注,见到他认为较独特的民情风俗,经过了解,即录存于册,经多年积蓄,“熟于土俗,发为歌咏”(张观美题辞),最后用竹枝词的形式,写成《岭南杂事诗钞》八卷,光绪三年由粤东艺苑楼刻印,“生花笔绕岭头云,五色斑斓艳十分”(冒俊题诗)。 《岭南杂事诗钞》共有诗二百八十八首,一诗一注,歌咏广东各地名胜古迹、庙宇寺观、地方特产、节日时序、婚丧嫁娶、民风习尚和风土人物,内容涉及社会、经济、文化,极为丰富,范围也极为广泛。如今一些民俗风尚已经消逝,只留下文字的记忆;一些还在流传,我们可从本书知道这些民俗的初衷。 本书中涉及潮汕民风民俗的不少,民国翁东辉辑《潮州志·风俗志》收录三十多首,如《节成端午》《秧歌》《影戏》《降童》《三和土》(建房)《报地头》《食炊饭》(丧礼)《文公帕》《工夫茶》《看新娘》《麒麟到此》(娶妇)《公亲》《灶鬼》(即婢女)《会乡》(乡村矛盾)《花会》(赌博)《出花园》《女儿节》《节水》(即端午潮汕各地划龙舟挑龙舟水)《禳灾度厄》(揭阳、普宁正月行彩桥)《春牛压邪》(惠来)《嫁母饼》(澄海)《采茶歌》(潮州)《青龙庙》(潮州)《双忠庙》(揭阳)《黄老相公祠》(潮阳)等等,对这些潮汕民俗风情的来龙去脉以及独特的做法,都有很好的记录和解答。试举数例: 工夫茶 何人曾向赵州来,品到茶经有别裁。 不咏卢仝诗七碗,金茎浥露只论杯。 自注:潮郡尚工夫茶,有大焙、小焙、小种、名种、奇种、乌龙等名色。大抵色香味三者兼全,以鼎臣制胡桃大之宜兴壶,若深制寸许之杯,且榄核炭煎汤,乍沸泡如蟹眼时瀹茗,味尤香美。甚至因酷嗜而破产者。 报地头 福尚难齐况死生,且同漏尽听钟鸣。 焚香再拜神前诉,一岁蒲牢吼一声。 自注:潮俗,士庶之家,遇人死即倩亲友带同孝子赴城隍庙报知。死者若干岁,扣钟若干声,扣毕乃返盛殓,谓之报地头。 公亲 排难解纷告诫谆,苦心苦口再三陈。 一方式化敦和睦,难得乡间造福人。 自注:潮人固尚气喜争,若秉公排解,亦知悦服。凡乡间素有声望、众所推重者,不论绅耆,遇邻里斗争之事,出而调处,自可寝息,故俗尊之曰“公亲”。道光以来,地方官皆用之,“公亲”之称,登诸公牍矣。 《岭南杂事诗钞》的光绪刻本,如今珍藏在图书馆,难得一见;后来雷梦水先生主编《中华竹枝词》六厚册,将本书全部录入,删去卷数,坊间也不多见。近期吴永章先生笺证本书,列为“岭南文库”之一,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笺证者吴先生书读得多,下力亦大,利用岭南历史文献(包括史乘、文志、笔记)数百种,旁征博引,钩沉抉剔,笺证文字超过原书十数倍,扩大了《岭南杂事诗钞》的信息量和知识面,丰富和提高原书的学术价值,很好。如上举卷七《公亲》条,吴先生笺证曰: “公亲”,指主持排解协调纠纷之人。 近人徐诃《清稗类钞·风俗类》(第五册)“粤人好斗”条: 械斗既累日不解,或由两造各邀公正绅耆评其曲直而栽决之,或由地方官传谕董事人之劝解而调和之。 按:“由两造各邀公正绅耆”劝解调和者,闽南方言名“公亲”。潮俗有“公亲变事主”之谚,讽喻调停人变成了当事人,有失公允之意。 灯下捧读,不免回想起儿时童趣的呢喃,也不时感到古朴的民风拂面而来,让我余兴未尽,又翻回头品咂一些篇章的味道。 顺便说一下,陈坤尚有《粤东剿匪记略》五卷,《鳄渚回澜记》一卷,以及《治潮刍言》《潮乘备采录》等书,都是有关潮汕史事的笔记,如果喜欢潮汕历史和风俗,也是值得一读的著作。
|
你是本文的第850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4、11、30 作 者: 孙淑彦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