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后期来到潮汕半山区的客家人,经过四五百年的繁衍演变,现在约有140万人仍然说的是客家话,行的是客家俗;而在与潮语区接壤的客家人,有约12万人已改讲“福佬话”,行“福佬俗”;在清朝初期,—些半山客人远离家乡到广西、四川等地,垦荒种植,他们也保留着祖地的语言和习俗;约在二百年前开始漂洋过海到东南亚谋生的中山客人,现在也繁殖到约130万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外出到本省各地和其他省、市、自治区工作的半山客人及其后代,也约有120万人。
    一、半山客人在潮汕地区的分布
    根据2003年的《揭阳年鉴》、1996年出版的《汕头市地名志》、2002年的《揭阳市地名志》、2000年的《潮州市地名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版的《客家人在饶平》、1994年的《丰顺县志》,以及一些熟悉其当地情况人士的介绍,现在住潮汕各潮语城市的半山客人约十万人,全潮汕总计约有1400000人。
    半山客氏居民的年龄构成,在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量的青壮年人到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打工、经商、办实业、办公务,而且日见增多。他们开始时单身外出,逢新年、过大节、扫祖墓左修筑家室时才回家团聚。有了比较稳定的收入后,便夫妻一起外出,留下孩子在家乡读书,由老人照顾孩子们的生活。在外有点经济基础后,便举家外出。因此,农村的青年人大大减少,而老年人的比例大大增加。这种变化的趋势,看来还会继续下去,它体现着农村城镇化,也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工业转移的过程。
    二、部分半山客人潮语化
    经过四、五百年的潮客交往,相当部分与“福佬人”接壤而居的客家人,语言与习俗已逐渐福佬化。我们查阅了汕、潮、揭三市的地名志及一些乡镇志等资料,有文字记载的约有109234人,其他没有取得文字记载资料的,可能也为数不少。    
    在潮汕改讲潮语、行潮俗的客家人为什么这么多呢?首先是发展生产的需要。处于平原地区的“福佬人”,地理条件比较优越生产经验比较丰富,邻近的客家人在不断学习的过程,必须逐步学讲潮语,直至改讲潮语。第二,地处平原的城镇,工农业产品比半山区丰富。所需的许多生产、生活资料必须到潮语区购买,所出产的“山货”必需销向平原区。交换过程,促使潮语化的形成。第三,婚姻嫁娶是促使潮语化的重要因素。旧社会同姓不婚,一些与潮语区接近的客家人,与潮浯人的婚姻日渐增加,,加速了半山客人的潮化。第四,文化教育向半山区传播,加速客家人潮语化。明清时期,半山区教育相对落后,许多近潮语学校聘请潮语教师,用潮语教学,这也是潮化的重要原因。诚然,这种过程是比较缓慢的,是逐步向较深入山区推进的。揭东县埔田镇几乎全都是从客转潮的,多数人已不知自己祖先是客家人。该镇最深山的车田村人,从元、明时从平远蕉岭迁来,经历了四、五百年,到清末才基本改讲潮语,到民国时期,有些老人还讲客家话。
    三、许多半山客人于清康熙年间迁播于广西、四川
    明清之际,长达半个世纪战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江南“人民多遭惨杀,田土尽成丘墟”,号称膏腴的四川,“民无遗类,地尽抛荒。”康熙二十年(1681)大陆基本统一后,清廷订出具体措施,对垦荒地地不加征赋,由政府出资招徕贫民开垦,成绩显著的官员给于晋升。同样遭受苦难的半山客人,在这期间到广西、四川垦殖的也很多,揭西灰寨李氏族谱记载,从梅县迁来的开头六代人,因战乱而被迫五次迁移,清廷颁布鼓励开荒令后,武秀才李象六的九个儿子中,有六个前往广西柳州,以后又有人陆续到贺县等地,至今约有二万多人。改革开放后,有四川民工到灰寨打工,他们讲的是灰寨客家话,所使用的辈字也相同。类似的情况,在半山客区还很多。据估算、现在大约共有120万人。
    四、海外华侨人数众多
    清末以来,特别是汕头成为对外通商口岸后的—百多年来,半山客人向海外移民日益增多。特别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出国人数更多。据各方面资料估算,半山区客家人中华侨、华人约130万,主要居住在东南亚,尤以泰国、马米西亚为最多。
    五、大量半山客人走向全国各地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特别是解放战争时期,潮汕半山区几全是革命根据地,半山客人参加革命队伍的特别多。全国解放后,他们随部队或由组织分配到外地工作的也就特别多。加上原揭阳县是土改、“四清运动”的重点,运动过后都有一大批干部、积极分子被调到外地参加政治运动,运动过后就地安排工作,并在那里建立新家庭,,揭西县坪上镇湖光村上世纪八十年代调查结果、外出的有二千多人,相当于当时在乡人数,他们分布在全国除内蒙、新疆之外的各省、市、自治区。这种情况具有一定代表性。据估算,在外地的潮汕半山客人约有120万人。

你是本文的第1458位读者
来 源: 《潮汕半山客》
作 者: 贝闻喜、刘青山、李铎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