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尚学、市视教育是粤东客家人的优良传统,而历来文风之盛,当以梅县为最。故梅县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住在潮汕的客家人——半山客,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虽然比不上梅县,但近百年来兴学育才电蔚为风气,远胜清代以前的闭塞滞后。建国以来,特别是恢复高考后,求学之风愈盛,谁人的子弟都希望从小学读到大学,尤其希望考上名牌大学。人们把孩子的读书上进看作是全家人和后代的前途命运关键所系,形成—种“以读书为本,以知识为荣”的风气。即使生活贫困之家,有的欠债借贷也要供孩子读书;有的长年省吃俭用、三餐咸菜稀粥、从嘴里挤出钱来供子女升学;有的帮人打工或上山砍柴、挑担,供子女上学,有的半工半读,完成学业……。建国前不少宗族为培养本房子弟读书,抽出部分公田(叫学田)、公租(叫学租)、专款,支持、奖励族中子弟读书。人们把多出读书人看作本族、本房的荣耀。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外出工作人员,对兴办家乡教育事业,奖教奖学,无不慷慨解囊。虽然客家地区多是山村,房屋简陋,但最漂亮的房子就是侨胞和社会人士捐建的中小学校。这都反映了客家人热心教育,崇文尚学的良好社会风气。
    但是,由于各个历史时代和所处地域不同,教育发展的情况也有盛衰枯荣的差别。从整个客家人的情况看,文风之盛衰、地域有先后,在明清的科举时代主要体现在各种考试和“登科及第”的多少上。从《客家风华》一书,关于“客家教育”部分记载:客家各地鼎盛期先后不同,最早是赣南,后是闽西(汀州),最迟是粤东梅州。赣南始盛于宋,在宋代这里就有进士293名,那时闽四的长汀才168名,而粤东的梅州只有10左右名,但是到了清代,崛起的梅州,就有举人621名,进士89名。而曾经兴盛一时的赣州在清代则远远落后于梅州了。这就说明所谓“衣冠世家”“书香门第”,并不总是不变的,事实上一代盛、二代平、三代衰是个普遍的现象。再说,明清客家“文风极盛”所展示的,通常只是科举的情况,这只不过是一个金字塔的塔尖而已,并不等于广大民众的教育就很普及了,如北宋初年陈尧佐写的一首《送王生及第归潮阳》诗:
    “休嗟城邑住天荒,已得仙枝耀故乡。
      从此方舆载人物,海滨邹鲁是潮阳。”
    这是陈尧佐赠送一位潮州籍举子王生,及第后仍对自己未开化的故乡嗟叹不已的—种安慰和鼓舞之辞,但千百年来这“海滨邹鲁”四字却被潮人作为“精英荟萃”“文风兴盛”文明之邦的象征而沾沾自喜。对以上所谓“崇文尚学”与“海滨邹鲁”这些象征性的美誉,我们作为一个当代的潮汕人,应该具有清醒的头脑和实事求是的作风,行自知之明,既认识本民系的优势,又认识其弱点和不足,才能正确发扬其优势,纠正其不足,,对半山客教育文化方面的态度也应是这样,敢以正视现实,提出异议,才不流入人云亦云、自欺欺人的境地。

你是本文的第1132位读者
来 源: 《潮汕半山客》
作 者: 贝闻喜、刘青山、李铎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