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广场戏,俗称踮脚戏、出街戏,是潮汕民间游艺形式,广泛流行于农村,而且多数是配合潮俗祭祀节日而演,除潮俗传统八大节外,其余祭祀节日都有此类演出,如农历正月的点灯戏,二月的拜神戏,三月的妈生戏,五月的龙船戏、关爷生戏,六月的敬神戏,七月的施孤戏,八、九月的拜神戏,十月至十二月二十四日之前的谢神戏等等,几乎一年到头 (除四月外)都有演戏。游神赛会演戏,是潮汕各地规模最大、影响最广,也是戏班演出最集中的民俗活动。据考明嘉靖年间就有以祭祀礼仪为主要特征的赛戏活动,如饶平民众为纪念起义失败的“飞龙人主”张琏,在乌石村建飞龙庙,每年六月初六演剧祭祀(《明史·阮通志》)。至清中叶,演风渐盛,只有数百万人口的潮汕地区,竟有200多个职业潮音班,是时,不但“仲春祀先祖,乡坊多演戏”(吴颖:《潮州府志·风俗考》),而且“迎神赛会一年且居其半,梨园婆娑,无日无之” (蓝鼎元:《潮州风俗考》)。
    赛戏期间常是多班戏同时演出,互相“斗戏”。主事者事先设一面锦旗,旗上绣上“潮剧之王”、“潮剧之冠”、“声艺高超”等字样,旗尾挂着一个大红包,“斗戏”得胜者,主办演出的乡绅或“游艺会”主事人便把奖品赏给他们。
    斗戏也曾酿成悲剧。如1946年,潮剧老玉梨香班和老三正顺香班在潮安庵埠镇的广场斗戏,戏台面对着。老玉梨香由黄清城、黄俊义等主演《红鬃烈马》,老三正顺香班由李赛和、王志龙主演《鹦哥对唱》,两班人马阵容不分上下,观众数量相当。从晚上八时斗至第二天早上八时,已经日上三竿,双方仍互不服输,后经裁判,一以“流水高山”、一以“高山流水”为标文,双方标金相等。但此裁判双方仍互不服气,各自逞强,寻事生非。先是老玉梨香编造老三正顺香班男“戏仔”调戏玉梨香班的女“戏仔”,把饭碗丢过班去。老三正顺香也不甘示弱而把碗打过来,接着双方动起武来,挥木棒,出“铁指”,扭打起来。经过一场混乱的厮斗,双方被打成轻重伤者约三十余人,后经当地乡绅出面调停劝阻,风波才算平息。
    赛会期间演戏,虽然不可避免地与宗教祭礼仪典联系在一起,但其剧目却甚少宗教迷信意味,主要都是以忠臣孝子烈女节妇等世俗性的历史人物故事为主题,如《金钗记》、《蔡伯喈》、《荔镜记》、《苏六娘》、《金花女》等,一些锦出戏也多是长亭别、官亭别、奏皇门、认像、休妻、扫窗、收孤、投江一类,且长期流传不变。赛戏的宗教仪式内容,是指开演正戏之前必加演的五出吉祥戏,按演出顺序排列为《十仙庆寿》、《跳加冠》、《净棚》、《仙姬送子》、《京城会》,合称《五福连》(“五福”指“功名财子寿”,并非单指这五出吉祥戏,“连”指剧目,不作“连结”解)。其中《净棚》的原委是南戏的“副末开场”,由扮李世民的演员上台唱念“高搭彩楼巧艳妆,梨园子弟有万千。句句都是翰林造,唱出离合共悲欢。来者万古流传”作为开场白,并无驱邪逐鬼之意,与涉及建祠造庙、修桥筑路一类“动土”仪典时必演的《净土》(演员扮钟馗,执三勾叉驱除邪祟)不同;其余四出各表现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吕洞宾等八仙赴蟠桃大会向瑶池金母庆寿,‘土地神”献颂“加冠晋禄”祝辞,七仙女送子下凡与董永团圆,吕蒙正与刘氏夫人京城喜会等大吉大利之事,不外取“寿比南山寿更长”、“福如东海福连绵”、“加冠晋禄添富贵”等福禄寿喜征瑞称祥之意,也是对具有人格意识,然而又是超自然的神仙、神灵、神道的信仰崇拜,所以整个仪式又叫做“扮仙”。
    从民俗文化的角度看,迎神赛会期间赛戏自是一种良俗,有着不可低估的历史功绩和继续存在的历史价值,甚至可以说,正是在民间赛戏的漫长的演进中,在农村民众审美欣赏的严苛要求下,今天的潮剧才历史地达到既可登大雅之堂,又可赢得农村最广大观众欢迎的雅俗共赏的境界。

你是本文的第986位读者
来 源: 《潮汕游神赛会》
作 者: 陈韩星、王泽晖、洪介辉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