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迎神赛会,旧俗是把神像抬出庙来游行,并举行祭会,以求消灾赐福。中国民间的民俗活动大都有其来由,可以追根溯源。如,我们大井村(以前与玉井属同一个村庄,统称大井,1964年才分为二村),至今仍保留的正月十六“着甲”,迎“八社公”是指村中八社每年轮一社大型祭拜“南海圣王”,因为圣王爱民保民的传说,使百姓感恩敬仰而形成的。祭拜时需“摆全猪全羊”,场面恢宏。 村中南海圣王庙位于妈宫头(现时玉井居委玉中路67号),始建于明代,坐东南朝西北,单体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只有42平方米,外观为硬山顶金式结构。相传南海圣王庙址原为一座坟墓。乡村形成初时,因村头有一坟墓,葬有一位先前将军,其魂灵常出来伤害村民,人口不断减少。后来从南海飞来一个石制香炉降于坟上,不让其再出来损害村民。起初,渔民非常惊异,用船载回南海,但结果又飞回来,于是便在坟上搭竹棚祭祀。传说,海贼和倭寇将于某年正月十六入侵本乡时,南海圣王显圣,告知村民,要求村民家家户户都点亮两盏灯笼拿出来游灯。游灯队伍形成长龙,海贼和倭寇远远望见村中灯火通明,以为是备战抗击,不敢入侵而退,继而转为攻打鸥汀,杀害村民无数,现在鸥汀的“同归所”(昔时称“万人墓”)就是埋葬当时被杀害的人们。渔民皆传信南海圣王显灵保佑村民平安,始得名南海圣王庙,后在庙外东北侧立有石碑“樊侯爱民碑”记载此事。旁边还有另一石碑为“澄海县正堂词示”,记载的也是南海圣王爱华本村百姓,为村民消灾赐福的故事。可惜碑文皆风化严重,很难辨识,但还是可以作为历史物证。现在庙中的石香炉也并非以前飞来的,而原先那个早已不知去向了。 为答谢神恩,大家按照居住地,从村头至村尾,分为松、竹、梅、兰、仁义、礼智、中信、金沙共八个社(现在村中有的巷子还以松、竹、梅、兰命名)。每年轮一社游灯并祭拜南海圣王,祈求圣王保佑社稷安康,国泰民安,全村老少平安健康,子子孙孙兴旺昌盛,轮到的称为“着甲”。“甲”字《辞海》中有一种解释为:旧时户口编制单位。行祭时除摆全猪全羊外,场上还有潮剧或皮影等演出,热闹辉煌。 是日清晨,挑选最大的猪、羊各一头,把羊叠放于猪身上,插金花、石榴花,贴打红双喜,结红绸,戴着耳环,嘴里咬一个潮州柑,打扮一新后,大家一路擂鼓打锣,热热闹闹来到南海圣王庙抬出神像绕村道游行,游行后到祠堂接受庶民行祭,保佑村民四季平安。当圣王神像被抬出庙时,庙门应上锁。合社同庆,村民共祭,除猪羊外,还有甜粿、水果、三牲或五牲等。有的合社人数多,摆的猪羊各多达七八十头,伴有戏艺演出,锣鼓喧天,人声鼎沸,水泄不通,至下午才结束。本社的,外社外地的;祭拜的,观赏的,拍照的……场面庞大,气势恢弘。因此各社成立了筹备小组,统筹安排,村委会派人协助管理,使这民俗活动顺利进行。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