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祭社巡游 品传统文化——谷饶十年一度民俗活动引人入胜 最新 图1张

  清明前一周,潮阳谷饶的十里八乡开始出现一种被称之为“厂”的临时建筑。
  神厂,在谷饶沿袭繁体字,写作“神厰”,是传统民俗活动——祭社举行的地方。
  厰,从“广”,本义为棚舍,唐代韩偓有“枳篱茅厂共桑麻”句;后衍生为“制造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工场;有空地可以进行存货或者加工的地方(《新华字典》)”。
  “神厂”是用竹竿、三色布在空地搭建的厂棚,祭毕拆除,又称神棚。例如,著名的香港潮人盂兰胜会,布局有天地父母棚、神袍棚、神功戏棚等九台神棚。
  谷饶这十年一值的民俗活动,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而越发精美精彩:DJ巡游花车,键盘琵琶同奏神曲,机器人与活景屏一起摇摆;公仔神香神袍,巨型白马金鞍,恭迎帅驾;“水桌”珍馐真金白银流水,面、蜡、蔬菜塑出奇珍异兽,鸡鸭鹅扮福禄寿,一统“姜”山;东明村摆出飞机、坦克、游艇阵列,海陆空狂欢。
  这一周的神厂大竞“祭”,祭的是宋朝大元帅。据介绍,祭社相传起自明朝,当初是为了纪念文天祥及牺牲的南宋将士。 潮汕是南宋抗元之战的最后阵地之一。公元1278年12月,文天祥的部队在和平至谷饶之间的小北山坡上血战元兵,因兵力悬殊,宋军伤亡惨重。战事过后,当地民众冒险将死难将士收殓合葬为九处坟墓,并在暗中祭拜,告慰忠魂。
  文天祥入潮,曾到棉城东山双忠庙祭祀。文天祥在大都从容就义后,潮汕人在潮阳莲花峰下立“忠贤祠”、在东山立“大忠祠”纪念。雍正年间的知县蓝鼎元在《文光双忠祠祀田记》中言:“大忠祀宋丞相文文山先生,双忠祀唐阳张、许二公,皆可使百世下闻风起懦,维千秋纲常不坠者也。”
  谷饶祭社中的“元帅爷”,享祭与双忠公同款白纸马坐骑;各村神厂的楹联,无不蕴含忠义、气节、爱国的语句,正是双忠精神的续写。
  明洪武年间,谷饶与贵屿、铜盂一带对抗元牺牲将士的私祭活动,正式转型为“奉敬宋朝大元帅”的公开“祭社”。
  《汉书·陈平传》有这样的故事:里中社祭,陈平负责割肉分配,由于他分肉非常均匀,受到父老的夸赞。陈平说,假使我能够负责天下,也如同分肉一样公平。可见,社祭自古以来具有“分配”的功能。物质匮乏的年代,富者多贡,贫者少贡,祭拜后的分配不仅实现了物质利用的最大化,也有利于宗族凝聚、社会和谐。
  《明会典》关于社祭的流程规定:“聚毕,就行会饮,会中先令一人读抑强扶弱之誓……读誓词毕,长幼以次就坐,尽欢而退。务在恭敬神明,和睦乡里,以厚风俗。”这些誓词包括要遵纪守法、慈善互助,“贫无可赡,周给其家;婚姻丧葬有乏,随力相助”;同时要让长幼尽欢,族群和合。
  迁入潮汕的中原移民,民族情愫至为正统强烈,其建筑门楣必有家族的籍贯或郡望名,称为堂号。“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种念旧思祖的情感延伸出安邦报国思想,糅合英雄崇拜的信仰基因,诞生了谷饶一带特有的“宋朝大元帅”。当私祭的元帅爷被导入社祭体系后,他们的忠义节气被赋予维护社会和谐的内涵,发展到今天更成为海外华侨报效乡梓的精神“社坛”。
  在这节日里,海外游子、旅外乡亲纷纷归乡,祭社缅怀先贤。祭社活动在歌颂民族英雄、弘扬爱国爱乡情操的主题中,加入了各种民俗游艺新内容,成为一次民间文化的大展示,极具特色的传统文艺节目,引人入胜。

你是本文的第1989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8、4、11
作 者: 陈斯楷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