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母”是中国一个非常古老的民间信仰。潮汕人把五谷神尊称为“五谷母”,这是源于母性社会对女性的崇拜。那“五谷母”究竟是何方神明?中国各地对“五谷母”的渊源和叫法各有不同,潮汕人认为“五谷母”就是神农氏。在多神明信仰的潮汕地区,各路神明的庙宇随处可见,但却见不到供奉“五谷母”的神庙。原来,潮汕地区都是在家里祭拜“五谷母”的。据说这种祭拜地点的选择突出了潮汕人内敛的特性,拜得越多收成越好,但是家里粮食再多也不能让人知道。每家每户在祭拜“五谷母”时,都会用米筒装上白米,贴上一圈红纸,以此作为“五谷母”的香炉。祭拜时,插上三支香,便可算是“五谷母”的神位了,潮阳有些地方在祭拜“五谷母”时也会摆上神农氏像,当然香案上少不了的是那各式各样的粿品。
    “五谷母生”,在大多数人看来是农户的欢庆节日,其实除了农户之家,其他家庭在这一天也有相应的祭拜活动。为了迎接这一节日,每家每户全家大小齐动手制作各式各样的象形粿品,梭子形的“尖担粿”、箩形的“谷箩粿”、半弯形的“镰刀粿”、谷穗状的“谷穗粿”、根状的“竹竿粿”……琳琅满目。至今,仍然难以忘记小时候自己参与其中,捏出各式各样农具形状的粿品,还根据自己的想象捏成略有人形差异的“五谷母粿”。全家在动手制作粿品的同时,不仅感受到了大家庭的和睦与温馨,更给我们孩子们带来无穷的乐趣。
    祭拜“五谷母”当然是选在“五谷母生”这一天了,与拜祭其他神明不同的是“五谷母生”一年有两次,分别是农历六月十五和农历十月十五。相传农历六月十五一直是“五谷母生”,直到清朝才有所变化。传说清兵入关后,东南沿海抗清力量时起时伏,清政府虽然派兵镇压,但担心人心不服。为了试探民心民意,维护清朝统治,便假定农历十月十五为“五谷母生”,要人们易俗祭拜,从此农历十月十五“五谷母生”便沿袭下来。不过笔者小时候听长辈介绍的却是另外一个朴实的版本,潮汕地区的水稻一年两收,农历六月十五和农历十月十五分别是夏收和秋收刚好结束的时节,人们为了报答“五谷母”的恩德,便决定在这两个日子答谢“五谷母”。具体的祭拜时间可在农历十五日早晨,也可在农历十四日晚饭前,这主要根据每个家庭沿袭下来的惯例。
    潮汕人“拜五谷母”一定程度上凸现潮汕人的感恩之心。如今的“五谷母生”已成为人们盼望五谷丰登,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象征。

你是本文的第4949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7、11、15
作 者: 郭松芃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