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人盗宝的故事大部分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在传统涉外故事中比较多。潮汕是洋人较早涉足的地区,民间也流传一些洋人盗宝的故事。潮州有个叫黄金塘的地方,这里曾发生过一段洋人盗宝、抢宝的故事。
    相传清朝时期,潮州笔架山下的百窑村,有一个祖传的烧窑师傅,姓徐名旺,烧窑看火候的本领全村算他第一。后来他惭渐有了积蓄,就自己建一座窑。新窑点火时,只见窑内五色火光冲天起,笔架山方圆几里之内,祥云不散。村人纷纷向徐旺庆贺,说这是“吉祥之兆”。谁知到了开窑那天,打开窑门一看,一窑瓷器全部烧成碎片,徐旺急得当场昏倒在地。几天后,夫妻只好把窑内瓷片挑去倒在韩江里。
    一次,徐旺老婆发觉倒下的碎瓷片中有一只花瓶,打捞不及,被江水漂走了。回家后,徐旺说他也从窑底捡了—只花瓶回来,妻子看了说,和漂走的那只一个样,夫妻俩觉得好奇怪。当天夜里,窑神托梦给徐旺,说是玉帝怜他夫妻勤劳、善良,特吩咐窑神给他家造了一对雌雄宝瓶,助他家致富,不料雌宝瓶被他老婆倒到江里去了。窑神还说,隔年六月初六,江里的宝瓶会显灵,到时莫忘下江打捞。
    转眼到了隔年六月初六,徐旺竟忘了窑神交代的事。这时,潮州来了一个红毛番仔的古董商。他路过湘子桥时,见桥下水底毫光四射,估计江里必有宝物,便买来一捆红棕绳,缚上五吊铜钱,抛向江里发光的地方,果然钓起了一个花瓶。红毛古董商懂得这是一个雌宝瓶,有雌必有雄。于是,他穿街过巷,走村窜寨,到处寻找那雄宝瓶。第二天,红毛古董商走进百窑村,在徐旺家里发现了那只雄宝瓶。他高兴得发了狂,忙摸出一个金锭,叽哩咕噜地叫着要买那只花瓶。徐旺不肯卖给他,红毛古董商急了,夺过那雄宝瓶往外便跑。徐旺边追边喊:“抓贼呀,抓贼呀!”喊声惊动了四邻,四邻纷纷赶来相助。人越来越多,红毛古董商边跑边拔出番刀摇晃示威。
    众人一直追到洗马桥,驻扎在桥边的官兵也一齐追过来。红毛古董商见势不妙,为了保住性命,急忙往后扔掉那只雄宝瓶。他背上的雌宝瓶,也不慎滑出布袋与那雄宝瓶一起摔碎了。摔碎的雌雄宝瓶里,流出无数金灿灿的东西。大家仔细一看,原来是黄金。追在前面的官兵见钱眼开,争着拾黄金,乱成一片,红毛古董商就乘机逃走了。后来人们便把这地方叫做“黄金塘”。
    潮州黄金塘得名于一则洋人盗宝的故事。这个故事谴责了西方侵略者对中国的抢夺,也谴责了封建官僚的腐败与贪婪。
    用一个故事、一则传说解释某一地名的由来,这是一种十分普遍的文化现象。而某一地名因有了这么一则故事,一个传说而显得更加有内涵,更加成名,更有吸引力。潮汕不少地名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一则传说,但源于洋人盗宝的故事的地名,可能就只有潮州“黄金塘”了。

你是本文的第681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5、3、8
作 者: 陈东东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