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潮州的民间故事和传说数量很多,内容相当丰富,大致可把故事分为生活故事、童话、动植物故事和笑话,把传说分为人物传说、史事传说、风物传说等。
    生活故事的主人公通常都是劳动者,采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极少幻想成分。如《今年番薯唔比旧年芋》,讲老实的哥哥阿芋去给地主做长工,干了一年没拿到一分钱;第二年弟弟番薯又到那里做长工,智斗地主,大胜而归。类似《两兄弟做长工》,潮州大量流行这类长工斗地主、能工巧匠、家庭关系、反封建礼教、生产经验、傻女婿和巧媳妇等故事。
    幻想故事也即童话,多以超自然的人物和情节,来表达人们对美的赞美和对丑的鞭挞。《无粕古》描写一位机智顽强的少年被洪水冲走,幸得有人从城楼上丢下一片甘蔗粕,甘蔗粕突然变大,于是他乘着这只蔗粕舢板,在海上历尽艰险,最后胜利回到城中,与家人团聚。《也物来》写勤劳的弟弟得仙人赠送宝贝,要什么就能变什么,贪婪的哥哥骗走了宝贝,喊了一声“也物来”,结果各种脏物纷至沓来,最后把他压死了。《猪哥精跌落厕所》讲老妈人在机智善良的民众帮助下,战胜凶残愚蠢的猪哥精的故事。这一类故事特别受到儿童的喜爱。
    动植物故事也是潮人爱听爱讲的一类,《十二生肖的故事》、《姑嫂鸟》等均属此类。
    笑话中有大量是属于无聊庸俗的故事。《来看》讲述一个无聊少年为了捉弄瞎子,把瞎子带去洗澡,并自报姓名叫来看,瞎子洗完澡找不到衣服,就呼唤少年的名字:“来看!”结果闹出笑话。潮州大量有关秀才夏雨来的故事,都属此类,秀才夏雨来的聪明才智,大都用来捉弄别人。还有一类“咸古”多是内容猥亵的笑话。
    史事传说多以本地的某一历史事件为中心,对各种人物进行刻画。如表现宋末潮州人民抗金斗争的《陈壁娘的传说》,描写辛亥革命浪潮中潮州民众活捉作恶多端知府的《潮州知府陈兆棠的金牙》等。
    人物传说多讲述历史人物的故事。如歌颂农民起义领袖吴忠恕的传说,歌颂治潮名人韩愈的传说,称颂乡贤刘龙图、林大钦、翁万达、吴殿邦的传说,讲述南宋末年帝昺流亡经历的传说等。
    风物传说是数量最多的一种,广泛地取材于潮汕地区的山川古迹、花鸟鱼虫、风俗习惯和土特产品。如叙说鸟笼山由来的传说《陈吊王埋金银》,叙说湘子桥(广济桥)来历的《神佛造桥》,其他如《腐乳饼的传说》、《仙人棋石》、《石山出米洞》、《乌羊山传说》、《凤尾竹的传说》等等,表现了潮汕人民探求本地历史的兴趣和对各种社会行为的评价。
   姑嫂鸟  民间传说。传说大南山下有一对姑嫂,心灵手巧,能绣99种花,只差没见过杨梅花,未能绣出百花。但杨梅花长在大南山上,半夜开花,一眨眼就会凋谢。姑嫂为了绣出百花传给世人,瞒着亲人偷偷上山,直到第三个晚上,才找到一株开花的杨梅树,她们刚刚把花绣好,突然从树林里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老虎,把小姑叼走了。嫂嫂听到喊声,急忙追去,她一边叫着:“小姑遇虎啦!”一边不停地寻找,喉咙喊干了,眼里哭出血来。不知过了多少日夜,身子长了翅膀,还在叫着:“姑虎!姑虎!”在山上找来找去。如今每到杨梅开花的季节,山上都能听到姑嫂鸟在叫:“姑虎!”人们也会想起那两个为把美好工艺留给后人而献身的绣花姑娘。
    湘子桥  潮汕风物传说。湘子桥是潮州市内一座桥名。潮州俗语说:“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场;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遭。”这里的“桥”,指的就是“湘子桥”,也叫“广济桥”。湘子桥在潮州市东广济门外,横枕韩江,气势雄伟,是典型的宋代石桥,是宋乾道六年(1170)潮州知军州事曾汪筹建的。先修筑的是西段的九座桥墩,历时56年。东段的九座桥墩,是知军州事沈宗禹续建而成的。东、西桥墩因为江水湍急而没有合拢,只好用船只在中间摆渡,初名济川桥。明朝知府王源用巨石对桥进行重修,西段增加到10墩,东段增加到13墩,每座桥墩上都有望楼。此时改名为广济桥。后来在明朝正德年间,加筑一座桥墩和一座望楼,中段用铁索连贯 18艘木船为浮桥。故潮州有“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谚语。广济桥西岸,曾经有“洪水止此”的一方石刻,传说为韩愈侄孙韩湘子手书。清雍正知府张浦云在桥上修建湘子庙,后人就称此桥为“湘子桥”。而在民间“湘子桥”的来历还有一个神秘的传说。传说,韩愈被贬来潮州后,看到百姓渡江艰难,便请已经得道成仙的侄孙韩湘子出面,请出八仙和法力无边的广济和尚共同造桥。八仙负责东段工程,广济和尚负责西段工程,各显神通。广济和尚来到桑浦山下,将山上的石头点化成羊群,将羊群往回赶,一个贪婪的人看到偌大的羊群,起了贪心,偷偷抱走了两只。怎知没跑上几步,两只羊化作两座小山丘,将这个贪婪的人压死了。这就是今天的乌羊山。这边,八仙来到凤凰山下,将石头点化成猪群,每人各赶一群猪往回走。八仙中,李铁拐的脚不大灵便,走得慢。不巧的是,他走着走着,迎面走来一个丧妇,悲悲切切。李铁拐大叫:“不好!”但已太迟了。丧气将灵气冲了,石头少了一批。两边都缺少建筑材料,桥建到江心,石头便没有了。李铁拐懊悔不已,使劲将足一顿,霎时,桥墩歪了一角。何仙姑一看,情况不妙,忙抛下莲花,化作浮船,将两边大桥连接起来。于是,人们便将这桥称为“湘子桥”。

你是本文的第2565位读者
来 源: 《广东民俗大典》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