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秀丽挺拔的双髻峰北侧,有一个依山石天然垒叠之势而建的小岩庵,拾级而上至石径尽头,才可发现巨石掩隐着的庵门,进了庵门,别有洞天,一线流泉终年不断,几间禅室四季清幽,小岩庵俗称范厝庵,到了明代嘉靖年间,小庵又称为四举岩,这四举岩之称有一段不寻常的来历。
    明代嘉靖年间,在范厝庵中静修的,是一个德行高深的老尼姑。
    有一年的端午节后,老尼下山到和平范族做客,刚踏进祠堂,便见神龛前跪着四个少年,族长正在训斥他们。老尼一看这四个少年,不禁暗暗称奇,他们的长相皆不同凡俗,天庭饱满,眉清目秀,虽然垂首听训,但还是透出一股灵慧之气。老尼再细问族人,才知道这四少年贪玩好动,不肯用心读书,经常在书塾里捣乱,气得塾师几次找族长辞教。端午节那天,不经塾师同意,就径自跑去江边看赛龙舟,而且看得兴起,爬到和平桥墩上,偷偷解开一只小渔舟,玩起划龙舟来,不想潮水大退,小舟随流冲入龟头海,撞在礁石上,船翻落水,且幸四人皆命大,被渔网兜住,才免葬身鱼腹。家人找到他们后,又气又没办法,都说如此顽劣难教,不但书读不成,恐怕还要出事,便请族长出面教训。于是,族长把这四人叫到祠堂罚跪思过。
    老尼听到这些事,倒萌动一个念头,她又探访了塾师,知道这四个少年聪颖过人,但就是不肯用功,常常结伴玩耍闹事,难以施教。于是,老尼心里打定一个主意。
    当族长请老尼喝茶时,老尼便对他说,她愿意把那四个少年带到庵中读书,早晚督促他们用功。老尼胸有成竹地加上一句:如果你能把他们送到庵中,我保证几年后,为你们育出四个英才!族长本不同意,但见老尼态度诚恳坚决,静心一想,庵中清静,让师父督促管束,说不定倒有长进。于是,和四少年的父母长辈商议后,决定把这四人付托给老尼,让他们去庵中读书。
    这四个少年的名字分别是:范时芳、范嘉桂、范守悫、范时馨。他们不久便被送到小庵中来,开始几天还觉得新鲜,几天后便忍受不了山中的寂寞和老尼的管束了,虽然族中按时派人送来食用物品,家人也轮流来探望,但他们还是想回乡中,怎奈老尼看管得紧,别说回乡,就是出庵外走走,也在老尼的掌握之中。说也奇怪,四少年见于老尼,竟象老鼠见了猫,不敢淘气撒野,对老尼的言教也不敢违逆。
    清晨,他们要到庵后的泉眼中提水,把庵中的几口水缸装满,本来以前自有泉水流入庵中,但少年们来之后,老尼却把泉路堵死了;中午,他们必须把厨房里的木柴搬到厅前的巨石平台上晒,日影移动一尺时,又把木柴搬回;晚上子时交过,他们又要燃起火把,到庵外东南方不远处一半阴半阳的岩石下,用手舀泉水浇四棵刚种下的芝兰。有时到了晚上,他们觉得困倦,本想早睡,但一想到子时要浇花,便振作精神,继续读书。天天如此,也就习惯了,很快,少年们的读书、起居形成了规律,不用老尼开言督促了。他们读书遇到难解之处,老尼总能为他们点破解答,使他们茅塞顿开,一通百通。少年们这才知道,犹如严师慈母的老师父不但精通佛理禅机,而且谙熟经史文章!他们对老尼更加敬重,在老尼的悉心指点下,四人的学业突飞猛进。
    光阴荏苒,少年们已在庵中度过了三年时光,夏末秋初的一个晚上,他们照常去浇芝兰,却见老尼伫立花前,此时,四株芝兰已经开花了,洁白晶莹,芳馨馥郁。这时,老尼转身面对四个少年,神情庄重地说:“我苦心培育的奇花开了,秋闱也近了,你们明早就下山回乡,告辞父老族亲,上省赴试去吧!”  
    四人都感到有些突然,三年来,他们对老尼已有了深厚的感情,骤然离去,都觉得依依难舍。然而,老尼却不容他们滞留,第二天,便通知范族来人,接四四人下山去赴省试。
    不久,秋闱报捷,四位年青人皆考中举人,举族大庆。四举人回乡后,急切地想上山拜望答谢恩师,然而,他们没有料到,小庵已是人去庵空。原来老尼在他们上省赶试时,就已经外出云游去了。
    范族中了四举,哄动全县,此为明朝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后来,四举皆受朝廷赏识,授与知县官职:范时芳授雒容县知县;范嘉桂授永兴县知县,后又再调任二县;范守悫授资阳县知县;范时馨授抚宁县知县。四个举人任过六县知县,民间把这概括成一句话,称为“四举授六县”。四举人潜心苦读的范厝庵,也就被人们称为“四举岩”。

你是本文的第1406位读者
来 源: 《潮阳民间故事》第四集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