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韩愈的侄孙韩湘,学道成仙之后,被凡间尊称为韩湘子。他云游四方,喜欢用笛子吹奏唐宫乐曲。
     一日,他腾云驾雾重游潮州,只见山峦环翠,溪水清澄,烟雨平畴,桑麻葱郁,风光美不胜收。又见人们为韩文公立庙建碑,崇文重道,怀德咏仁,诗书礼仪,家喻户晓,十分高兴。心想:我再教习潮人学器乐,往后每逢节日喜庆,弦歌琴韵,锣鼓喧天,热热闹闹,潮汕就成人间仙境了。
    于是,他化为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手执洞箫,一路走—路吹奏,引来许多孩童围观、追逐、嬉闹。
    一天清晨,韩湘子在潮州城外的河堤上吹箫,有个姓李的员外听了,循声走到他身边,施礼问道:“大哥所吹之曲,是何年代的?”韩湘子说:“此乃大唐宫廷古韵之音。”员外甚喜,即邀韩湘来家居住。这李员外,好操丝竹又喜抚琴,久望寻师学艺,不想今天巧遇良缘。自此,韩湘在李员外家开课讲学,教习唐宫古乐。潮汕地区从此蔚起学习器乐之风,并代代相传。后来,为感谢韩湘教习潮乐,潮汕百姓就将济川桥改名为湘子桥。夜间,人们还常常听到桥上传来的笛曲古乐,潮汕还有句谚语:湘子桥上,无日无神仙。
    唐乐传潮,还有这样一种传说:
    唐“安史之乱”年间,宫廷大音乐家李龟年,为躲避战乱,流落江南后,隐姓埋名,到了东南海隅的潮州。他精通唐宫乐律曲调,又随身携古韵乐书,遂于潮州地方教习弟子高徒,故潮属器乐皆奏古曲之调,且广泛流传,百听不厌。
    还有一种南宋古乐传潮之说:
    南宋末年,元兵进逼国都,临安岌岌可危。朝散大夫宰左藏吴丙,与大臣赵东斋等人,奉命来到潮州,想为宋室谋求退守之所。吴丙和赵东斋都是潮阳人,他们眼看南宋即将灭亡,便潜回家乡,隐姓埋名。由于他们酷爱音乐,南下时又带一了部分宫廷乐工歌伎和礼乐资料。从此,他们向潮汕民众教习器乐音律,传播宫廷古韵曲调。既培养了许多名徒高手,又承传了宋代宫廷遗韵古风,使古乐化为独具特色、魅力无穷的潮州音乐。  

你是本文的第1060位读者
来 源: 《揭阳民间故事》
作 者: 蔡汉炎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